作夢者班/做夢者班 II

本論壇自 2009 起分享南開諾布仁波切之教法,目前歸屬於象雄文化。Email: dreamworkforum@gmail.com

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閱讀札記

《上師瑜伽》、《金剛歌》、《水晶與光道》、《日與夜的循環》、《金剛薩埵大虚空》、《覺性杜鵑》、《吽之封印中陰引導》等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译

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閱讀札記

文章SW » 2013-07-12, 00:02

圖檔 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

2013/07/11 Thur, sunny, outdoor 35-26°C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對治修道上的我慢

我想來摘一下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很早前我我不知哪裡弄來一本,可能圖書館借的,只有影印重要段落而已。這本書新近(2011/06 初版一刷)橡樹林出版社又重新出版。只有引言跟原先翻譯的內容完全一樣,可能有潤筆過。(網路可以下載,這樣摘快一點,但我需要針對新版修正。)

對治修道上的我慢

依佛教的傳統,修道是截斷我們的迷惑及揭露心之覺醒的過程。覺悟不是我們創造出來的,我們只不過是發現它罷了。

起念、動情或出事時,人們便會覺得有某一知者曉得發生了什麼。你覺得自己在讀這些文字。

由於我們的自我意識(舊版:「我」之感)永遠有間斷,慧見因而有乘隙出現的可能。(pp. 10-11)

以禪修觀察自身的經驗

佛陀開始明白自己內心具有清明、覺醒的本質,而此本質僅在不費力時才顯現出來,所以禪修中含有「順其自然」的成分。

此法教是要我們任心如是,開放自在;要我們體會活力的流動,既不加以抑制,也不讓它失控;要我們隨順心的能量模式而行,這就是禪修。(pp. 16-17)

有些地方我看情形採用舊版或新版,有些地方新版未必翻譯得比較高明。我就沒聽過「根本明智」。

妄念、情緒、概念

解脫無須用力,不費力掙扎即是解脫,達此無我境地便是成佛。能將心材從表現「我」的野心,轉變為表現根本智和根本覺的禪修過程(新版:根本明智與覺悟),可說是真正的靈性修行之道。(p. 18)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Re: 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07-12, 08:09

謝謝師姐,這樣我都不用買書了 :D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文章SW » 2013-07-13, 00:17

2013/07/12 Fri, sunny/typhoon, outdoor 35-26°C 《突破修道上的唯物》:歸服意謂完全敞開自己

修道上的唯物主義

修道上必須破除「我」的自圓其說

我們一作出輔助的判斷「我該做這個、不該做那個」時,就已經遠離了我們本來面目的單純。所謂禪修的單純,意即只是體驗自我的猿猴天性。

我們必須明白,任何靈修之道的重點,無不在於捨離「我」的官僚形式。(p. 24)

開設「唯物」的古董店

如果你真的欣賞一件美麗的東西,你就會完全認同它而忘了自己。

就上師的傳承而言,上師證得法教之真諦,傳給弟子的卻是靈感啟示;弟子因此啟示而覺悟。法教不是當作知識傳下來,法教不是那樣傳承的,而是一種真實切身的體驗。(p. 26)

修行之道是孤獨的個人之道。(p. 27)

問:釋迦牟尼佛成覺之後,有沒有殘留下一點「我」來繼續弘法?

答:弘法是巧合,他沒有弘不弘法的欲望。一連七週,他獨自坐在樹蔭下,走在河岸邊。碰巧有人來了,他才開始講話。你別無選擇,你人在那兒,完全敞開。情況自動出現,弘法應運而生,此即所謂「佛行」。(p. 29)

接下來蠻多篇幅講的是師徒相處,我昨晚睡前看的,所言甚是,創巴仁波切真的很有智慧!一般來講跟南開師這種上師沒有師徒相處的問題,所以也不容易讓弟子真正臣服,這是為何會有那些超級「大我」(超極大的自我)的弟子出現。沒有近距離長時間跟隨一位上師的學佛者,恐怕也是很難體會。

歸服

在此演講中,我們要討論歸服(surrendering,臣服),特別是就處理自己的神經質(舊版:不良)心態與依止上師修行之間的關係來討論。歸順「上師」可意謂對人生處境敞開自心,也可意謂對一位上師敞開自心。不過,如果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靈感都是傾向敞開自心的話,就幾乎可以確定我們必會為自己尋得一位上師。(p. 36)

歸服意謂完全敞開自己

歸服意謂完全敞開自己,力求超越迷戀和期望。

我們必須放棄希望與期待,同時也要放棄恐懼,直接進入失望、處理失望、投入失望,讓失望成為我們的生活之道。失望是根本智的好徵象。(pp. 37-38)

傳統上是用頂禮之類的修行來象徵歸服,是以五體投地表示歸順。同時,我們在心理上敞開、完全臣服,把自己視同最低者,認知我們粗野不馴的品質。一旦我們把自己視為最低下者,就不再害怕會失去什麼。如此一來,我們把自己預備成一個空無的容器,可以去承受法教了。(p. 39)

這跟秋竹師的開示如出一轍,秋竹師曾開示何謂頂禮:

你們都看到我就三禮拜,三禮拜是什麼意義?你們懂了沒有?解釋給我聽,隨便找一個人解釋給我聽,那個誰呀,你來解釋給我聽,叫什麼名字?石XX,見到師父就頂禮,頂禮的意思是什麼?(石答:頂禮是因為上師跟我們具有一樣的本質。)啊?上師什麼?(石答:跟我們有一樣的本質。)然後呢?一樣的本質,那誰拜誰呀?(眾笑)不是嗎?因為你也有、我也有,我為什麼服你?不是嗎?我知道,諸佛所證眾生本具,一切眾生皆有如來心,如來心即是佛,不是講了嗎?那不是佛經說的嗎?那你拜我,我可就拜不起。釋迦牟尼佛拜阿彌陀佛的時候,阿彌陀佛應該要站起來了,阿彌陀佛也怕折壽嘛(眾笑),一樣的嘛,誰拜誰呀?!

所以,什麼是禮拜呢?見到師父,就是要讓師父提醒一下:我是個聽話的人,我就是要最尊貴的頭擺在,最下的就是腳嘛——佛足嘛,我的頂放下來,就是要師父多多提醒我:我是個乖弟子、我是個很聽話的弟子,師父不要忘記我喔!是不是這個心態大禮拜?不然呢?禮拜幹什麼?是把這個當作是見面禮啊?那不用了吧,見面禮幹嘛?也許中心地上灰塵很多,一禮拜就灰塵全部起來了(眾笑),支氣管更不舒服啊,不是嗎?(2010/06/16)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馬爾巴的故事

文章SW » 2013-07-23, 00:42

上師

這種「可得到什麼」的觀念,便是最難克服的成見之一。

馬爾巴漫長的求法之道

瑪爾巴是一個完全靠自己努力而成功的典型代表。他生於農家,年輕時就心懷大志,選擇學術與傳法作為他的主要之路。在那個時代可以在當地傳法,大約等於現今當上了醫生、律師和大學教授三者的總和。

瑪爾巴從學習語文入手,他學藏文、梵文、幾種其它語文和印度口語。這樣差不多三年,他就能以學者的身分開始賺錢了。他把賺來的錢都用在研究宗教上,終於成為一個普通的傳法者(喇嘛)。儘管他已結了婚,有了家眷,他還是繼續存錢,直到他積攢下很多的黃金。

於是,瑪爾巴宣佈要去印度。瑪爾巴的目的是去研究、收集西藏沒有的經典,然後帶回來翻譯,使自己成為一位偉大的學者譯師。

當馬爾巴旅經尼泊爾時,偶然間聽人談起大名鼎鼎的那諾巴上師。那諾巴做過那瀾陀大學的校長。就在那諾巴事業達到巔峰時,他卻覺得自己所瞭解的只不過是教法的皮毛,而非真義,於是放棄職位去尋找上師。他在帝洛巴上師那裡連受了十二年的苦,才終於證悟。

得遇賢師那諾巴

瑪爾巴終於找到那諾巴,他住在孟加拉森林中一處簡陋的屋子裡,過著貧窮的生活。那諾巴的聲望壓倒了瑪爾巴的失望。瑪爾巴將帶來的大部分金子供養給那諾巴,並向他求教。那諾巴很輕易地就答應了,並為瑪爾巴說法開示。

過了一些時候,瑪爾巴自己認為所搜集的法教已經夠用了,變準備返回西藏。他與原先同來印度的那位朋友會合,瑪爾巴的朋友一看瑪爾巴收集的法教,就哈哈大笑說:「這些法教一文不值!在西藏早就有了。

瑪爾巴感到非常沮喪、懊惱。他決定回到那諾巴那兒再試一次。那諾巴對他說:「抱歉之至!我無法教你這些東西,你得另請高明。此人名叫庫庫瑞巴(Kukuripa),住在湖中的小島上,湖水全是毒水,如果你要想得到這些法教,你就非去見他不可。」

庫庫瑞巴的神奇指引

瑪爾巴在庫庫瑞巴處學完之後,又回到他原來的上師那諾巴那兒。那諾巴對他說:「現在你必須返回西藏,弘揚法教。只在理論上得到法教是不夠的,你還必須要在實際生活情況中切身體驗,然後你可以再回來進修。」

他的旅伴確認瑪爾巴所得到的法教比自己得到的更為寶貴,不免大為嫉妒。在渡船上,瑪爾巴的旅伴把瑪爾巴的筆記全丟到水裡去了。瑪爾巴花費那麼多的心血所收集的法本和經典,一瞬間全部付諸東流。

瑪爾巴垂頭喪氣地回到了西藏。他還是工作,又教學了好幾年。直到有一天,他驚奇的領悟到,他在印度所作的筆記,即使沒有丟,也沒有用。在印度時,他只把那些他不瞭解的法教記下來,而沒有記下那些已與他自身經驗融合一處的法教。過了這麼多年,他才發現那些法教確實已經成為他自己的一部分了。

有了這項發現,瑪爾巴原先靠教學賺錢的欲望完全消失。他不再關心自己的名利,一心只想要覺證。為了供養那諾巴,他又積聚砂金,再度赴印。這一次,他心中只是渴望見到他的上師並求得法教。(pp. 44-50)

舉世皆為黃金

然而,這一次那諾巴的態度似乎非常冷漠,幾乎含有敵意。那諾巴開口就說:「能再度見到你,很好。你有多少金子可以來買法教?」瑪爾巴想留下一些作為返藏的旅費。那諾巴看了看他的供養,說:「不行,這不夠。要我教你佛法,還得多來點兒金子才成。把你的金子全都給我。」就這樣一來一往,討價還價直到最後,那諾巴大笑起來,說:「你以為能用你的欺騙來買我的佛法嗎?」聽了這話,瑪爾巴讓步了。他把所有的金子全給了那諾巴。瑪爾巴萬萬沒想到,那諾巴拿起裝金子的口袋,就把袋中的砂金全扔到空中去了。

突然之間,瑪爾巴感到極端的困惑和懷疑,因為他弄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曾為了買他想要的法教而努力積聚金子。可是現在那諾巴卻把金子全扔了!這時,那諾巴對他說:「我要金子幹什麼?整個世界都是我的金子!」

對瑪爾巴來說,這才是敞開求法的偉大時刻。他敞開了,他可以接受法教了。此後,他與那諾巴相處很久,接受嚴格的訓練。他不再像先前那樣,只用耳朵去聽法教,而是身體力行。他不得不放棄他所有的一切,不僅是物質方面的,還有他內心深處所隱藏的。這可說是一個繼續不斷地敞開與真正放下的過程。(pp. 50-51)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密勒日巴的故事

文章SW » 2013-07-24, 00:09

密勒日巴所受的無盡煎熬

密勒日巴是小農,學問與修養比瑪爾巴在見那諾巴時差得多,而且他還犯過多種罪,包括謀殺。他很苦悶,極想成覺,無論瑪爾巴向他要多少報酬,他都願意償付。於是,瑪爾巴要他付出真切操勞其筋骨的苦力。瑪爾巴叫密勒日巴為他一連建造多所房屋,每建好一所,瑪爾巴就又叫他拆掉,而且叫他把所有建屋用的石材全都搬回當初找到它們的地方,以免破壞風景。密勒日巴都因一心求法而遵命行事,拆了再蓋。

密勒日巴的時間和勞力全都用在蓋房子上,以致此刻一無所有。幸虧瑪爾巴的妻子達媚瑪(Damema)同情他,對他說:「你蓋的那些房子,充分表現出你的虔誠和信心。如果我給你幾袋大麥和一匹布作為拜師禮,我的先生一定不會介意的。」於是密勒日巴帶著大麥和布到拜師的圓壇去。但當瑪爾巴認出密勒日巴所獻的禮物時,勃然大怒,對密勒日巴吼叫道:「這些東西是我的,你這個假冒偽善的人!你想騙我!」然後一腳把密勒日巴踢出圓壇。

到了這個地步,密勒日巴完全放棄了想獲得瑪爾巴傳法的希望。於絕望中,他決心自殺,就在他要動手時,瑪爾巴來了,說他隨時可以接受法教。

接受法教的過程,全看弟子如何以某種形式回報;某種心理上的歸服、放下是必要的,這也可算是禮物。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談師徒間的關係之前,先要討論歸服、敞開和放棄希望。放下自己、敞開自己,把你的真實面目呈現在上師面前,而不是要擺出一副堪受法教的弟子模樣。(pp. 51-53)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7-25, 00:36

「上師」一詞的濫用

上師應是善友,他把他的品質呈現給我們。你若在精神上和身體上皆不唯物,就不會偏重於任一極端。

你所必須依據的準則,在於你能否與他直接、完全地溝通。如果你真的對善友敞開自己,那麼你就一定會跟他合作。

脫去偽善的厚皮

有許多故事講過去師徒的關係,說那時弟子必須長途跋涉,受盡千辛萬苦,直到他的執迷和衝動開始衰退。重點似乎就在此。有所追求,本是一種煩惱。而當此衝動開始衰退時,我們的本來面目便開始出現,同時也開始有了心與心的溝通。

起初,你有一種取悅上師的表現,猶如求愛,你關心的是能贏得上師多少青睞;你想要親近善友,因為你真的想修學。你對他極感欽佩,但他又非常可怕,老是讓你等待。因此,不是情況不如你所預期,就是你有一種不自在的感覺:「我可能無法完全徹底敞開自己。」於是,一種愛恨交織的關係,一種歸服與逃開的過程,逐漸產生。換言之,我們開始耍把戲,玩一種想要開放、想要與上師戀愛,結果又想離開上師而跑遠的遊戲。我們若與善友過分親近,便會生起受制於他的感覺。誠如西藏的古老格言:「上師如火,近之則被燒傷,遠之則不夠熱。」這種求愛的情形會發生在弟子身上——你容易過分親近上師,但一如此就被燒傷。於是你便想一走了之。(pp.54- 58)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7-26, 00:08

上師遍在,不分內外

於內於外,上師都在透視和暴露我們之偽善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上師可作為一面明鏡,能反映你,或者你自己的根本智顯現成為善友。當內在的上師開始發揮作用時,開放的要求就會咬住你不放。

我們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我們可以把上師看作鬼,糾纏和嘲笑我們的偽善。在瞭解自己的真相一事上,可能含有一種窮兇極惡的性質,但同時也總有善友的創造性,此亦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這根本智、如來藏或佛性,永遠是每個人人生經驗都有的,無法逃避。(p. 61)

問:瑪爾巴不修苦行,也不禁欲,他照顧日常俗事。他是很平常的人,但他顯然又是具大能力的上師。瑪爾巴是唯一曾充分利用平常人的潛能而無須修苦行、持淨戒的人嗎?

答:問題似乎是人們為了宗教與世俗之間的衝突而擔憂,他們覺得很難將所謂「高等(新版:高層)意識」與現實事務融合在一起。但是高低之分、宗教與世俗之分,似乎跟基本上明智的人生觀並非真有關係。

瑪爾巴只是個平常人,做著生活中的瑣事,他從來沒有想要做個不尋常的人。動怒時,他就動怒打人;他直來直往,從不拐彎抹角,虛偽矯飾。宗教狂就不同了;他們老是想要合乎某一理想的典範,企圖贏得人心,所採取的方法是表現得非常熱烈和激昂,好像他們是純淨、純善。但我認為,企圖證明自己善良,就表示內心有所恐懼。瑪爾巴無須證明什麼,他只是一個十分明智、實在的老百姓,同時也是一位大覺者。事實上,他是整個噶舉傳承之父。(pp. 62-63)

這裡用「明智」很奇怪,不知道英文是什麼,不就是「智慧的」嗎?有弟子問創巴仁波切他已經沒有上師了,所以創巴仁波切說他以情況為上師。

答:瑪爾巴有過喪子之痛,當時他心中非常苦惱。有個弟子問他:「您常告訴我們一切是虛幻的,那麼您的喪子一事又如何呢?難道不是虛幻的嗎?」瑪爾巴答道:「是幻,但我的兒子的死是超級之幻。」

問:你怎樣脫掉您的甲胄?你如何敞開自己?
答:我們從不考慮怎樣嘔吐,我們就吐了;我們沒有時間去想要如何嘔吐。我們若是非常緊張,便會遭受極大痛苦,反而吐不出來;我們會試圖把要吐出的嚥去,力圖跟疾病拼鬥。我們必須學習在有病時放鬆身心。

問:當生活情況開始成為你的上師時,情況是怎樣的,有關係嗎?你的處境如何,有關係嗎?
答:你沒有選擇的餘地。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是上師的示現。情況可能是痛苦的或令人鼓舞的,但在這種視情況為上師的開放境界裏,苦樂如一,全無分別。(pp. 64-65)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Re: 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07-27, 08:45

瑪爾巴只是個平常人,做著生活中的瑣事,他從來沒有想要做個不尋常的人。動怒時,他就動怒打人;他直來直往,從不拐彎抹角,虛偽矯飾。宗教狂就不同了;他們老是想要合乎某一理想的典範,企圖贏得人心,所採取的方法是表現得非常熱烈和激昂,好像他們是純淨、純善。但我認為,企圖證明自己善良,就表示內心有所恐懼。瑪爾巴無須證明什麼,他只是一個十分明智、實在的老百姓,同時也是一位大覺者。事實上,他是整個噶舉傳承之父。(pp. 62-63)

上面這段宗教狂的舉止真的有同感,因為內心有擔心和恐懼,所以偽善,現在大部份的人好像都這樣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文章SW » 2013-07-28, 01:06

灌頂的真義

「灌頂」的梵語是 abhisheka,意謂撒灑、灌注。要灌,就要有可灌的容器。如果我們真心投入,對善友完全敞開自己,讓自己成為堪受溝通的容器,那麼道友也會敞開,灌頂於是發生。此即灌頂或師徒間「心心相印」的意義。

依止某位上師,為宗教出錢出力,都未必是說我們已真的完全敞開自己了。因為我們所投入的只是我們的外相;我們並未全身投入。

與善友以真面目往來

你若表示願意跟醫生合作,入院接受治療,醫生那一方面便會為你準備一間病房和其他所需,你們雙方將會共同創造一個敞開溝通的情境,此即「心心相印」的基本意義。這是真正將加持或灌頂、上師的精神實質和你自己的精神實質合而為一的方法;外在的上師敞開自己,而你也敞開內心,處於「覺醒」的狀態,於是兩個相同的素質完全會合了。

記憶中的那種靈光一閃,失去了原有的明亮強度。靈光不能持久,是因他將其視為身外之物。他覺得自己有過頓悟的經驗,而此經驗超凡入聖,屬於精神性的修道體驗。他把這種經驗看得很了不起,逢人便講。不幸的是,由於他曾利用和評估那種經驗,以致那種經驗現已不再為他所有。(pp. 69-83)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8-15, 00:28

難行之道

此道艱難,是心與心的交會:你若敞開自心,願意相晤,上師也會敞開其心。這裡面沒有奇蹟可言,敞開是雙方共同創造的情況。

透過修道的種種困難,正確地深入人生實況,需要下極大的努力。因此,難行之道的重點似乎是修學者個人必須勉為其難,認知自己,摘下自己的假面具。你必須願意自立自強,而難就難在這兒。

真實無偽的的難行之道

我們可能有很長一段時間都飄飄欲仙或充滿喜悅,但最後還是要降下來,恢復常態。

我們希望能從操縱物質或實體界當中獲得智慧和體悟,甚至期望科學大師們能替我們做到。不幸的,我認為這是無法如願的事。

決定放棄多少?

若想完全敞開自己,就需要某種真正的佈施或奉獻。這種佈施不拘形式,但若要使我們的佈施真正具有意義,就必須不期望任何回報。重要的是,我們必須佈施而不望回報。這正是真正的難行之道。

恰恰相反地,我們一直都像在收集積聚,而不是在施捨。(pp. 96-100)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526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下一頁

回到 大圓滿教法相關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譯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