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SW » 2015-01-26, 15:34
2009/11/07 Sat, sunny, outdoor 23-30°C, indoor 27.5°C 《一味》澄明之夢與澄明之睡;不二與大手印
我們先來逐句拆解肯恩。那段其實是一篇札記裡的註釋,但是要了解這個註釋所寫,需要了解很多其他。因為我正好對自性明光或明心見性產生興趣,可能你覺得不重要的註釋,我卻很想弄明白。翻譯肯定是錯誤,it 代名詞要在前句中找,否則你會誤解其意。我先把中文打全再來補述跟評論:
「註釋 33
顯然,夢境只是精微次元的現象之一;典型的精微次元是具妄念三摩地(有相的不二定境),它能引導你在清醒時進入精微的次元。夢境也被視為精微次元的附屬狀態,在夢境中只有一些意象和影像而沒有粗重的物質現象。因此能清醒地進入夢鄉,一向被認為成就了具妄念三摩地。你必須在白天清醒清楚地覺知到精微次元的活動,你才有能力觀察自己的夢境(原文無此句),然後它(精微次元)就失去掌控你的力量:因為你已經轉化(超越)了它,而且開始朝著自性次元發展。
止念三摩地是典型的自性次元的意識狀態:無相、無聲(譯錯,unmanisfest 無顯像或無顯現) 、完全止念(某一類型的空寂)。具妄念三摩地等同於澄明的夢 (pellucid dream),在深睡無夢中維持覺知,則等同於止念三摩地。在止念三摩地和澄明的深睡(pellucid deep sleep)中,因為你已經將覺知延長到無相的次元,於是就解脫(freeing)了那個次元的意識,而朝著不二的境界發展。自性的次元一旦被轉化(超越),自然無念就會進入毫不費力的、自發的恆在當下的『一味』境界。
在修行上想要有巨大的進展,澄明的夢或澄明的深睡並不是必要的,因為具妄念三摩地和止念三摩地都可以在白天清醒時證得。換句話說,當修行人證得具妄念三摩地時,他們通常會開始進入澄明的夢,因為這兩種狀態等同的。同樣的,證得止念三摩地,也經常會達到澄明的深睡,反過來看,如果能將覺知延續到夢境和深睡,你會很容易進入具妄念三摩地、止念三摩地以及自然無念的境界。修行人如果想進入精微光明和自性次元的高原經驗,夢瑜伽(Yoga of Dream State)應該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它會使你很快地轉化(超越)這些次元,並達到永不退轉的境界。」(《一味》pp. 503-504)
上面有譯錯的部分。先看中文:
「三月九日,星期日
花了一星期的時間,才恢復以往的覺察力(禪觀覺察)和(包含)清醒的夢(清明夢狀態)。在紐約的那段期間,我完全失去了全然(純然)目睹的能力,入夢和深睡時,我也失去那份主體的恆常(恆在)感。換句話說,在夢境(做夢)和深睡(狀態)中我是不知不覺的(不具有意識的;不具覺知) ——過去的三、四年裡,這股覺察(這種意識;覺知)的能流時有時無地伴隨著我。」
It's taken almost a week for any sort of meditative awareness to return, including lucid dreaming. The entire time I was in New York I lost all access to pure witnessing, and I had no subject permanence during the dream and deep sleep state. That is, I was not consciousness during the dreaming and deep sleep state—a consciousness, a kind of current(adj.), that has been with me off and on for the last three or four years. (p. 51)
「a consciousness, a kind of current」翻譯成「覺察的能流」稍微可以,但 current 若當名詞則有當下現在的意思。因為下面馬上提到 constant consciousness:
「經過二十多年的冥想練習(meditating,打坐),這份持續不斷的覺察力(持續的覺知,constant consciousness)——從清醒到入夢(做夢,dreaming)到深睡——才有可能出現;以我的情況為例,我一共花了二十五年才辦到。其徵兆卻非常簡單:在白天清醒時,你是有意識的,當你進入夢境時(fall asleep and start to dream),你仍然意識到所有的夢境(remain conscious of the dreaming,對做夢狀態維持意識) 。那種情況很像是清醒的夢(lucid dreaming),但是和清醒的夢又有一點不同:通常所謂清醒的夢(lucid dreaming)指的是你可以操縱夢境——你可以選擇集體雜交、享受一頓美食或飛越山峰等等。然而持續不斷覺察(constant witnessing consciousness),意謂著你不想改變從意識中(原文無)升起的情境(anything):你只是單純而又天真地目睹著它。這是一種無撿擇的覺察(awareness),如明鏡一般(a mirrorlike awareness),平等而完整地映照(reflects)著(生起的)一切。因此你在夢境(做夢狀態)中也維持著清醒的(原文無)意識,目睹著夢境而不去改變它〔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改變它;但通常你是不願意去改變它的(註5)〕。接著你就進入無夢的深睡,卻仍維持著覺察(意識),那時你所覺察的除了純然而又浩瀚的空寂(浩然純淨的空 vast pure emptiness)之外,就沒有其他內容了。」(pp. 87-88)
But "aware of" is not quite right, since there is no duality here. It's more like, there is simply pure consciousness itself, without qualities or contents or subjects or objects, a vast pure emptiness that is not "nothing" but is still unqualifiable. (p. 52)
註5
「我稱之為『澄明的夢』,以其來區分『清醒的夢』(清明夢)。在許多情況下,我還是引用大家熟知的『清醒的夢』(清明夢),即使如此,我指的仍然是澄明的夢。此外,我也採用澄明的深睡或在無夢的深睡保持默然的目睹。」(《一味》p. 87)
I call this "pellucid dreaming" to distinguish it from lucid dreaming. Throughout many entries I simply use the wll-konown term "lucid dreaming." Nonetheless, I almost always mean pellucid dreaming. I also refer to pellucid deep sleep, or tacit witnessing in the deep dreamless state. (p. 52)
說實在的我還是不懂澄明的夢,好像跟發光(natural light, clear light)沒有關係,那是肯恩發明的詞,他也承認可以用清明夢。不過我們查原文確定一下。當然再去區分清明夢(名詞)跟清明做夢(動名詞,通常指該狀態)是可以,但中文不順,lucid 神志清明的;pellucid 清澄的、透明的、明白的、清晰的,「澄明夢狀態」就是 pellucid dreaming,「澄明夢」就是 pellucid dreams。
我們寫快一點,結論澄明的夢 pellucid drream 類似出體意識可以走但不離開夢境,讓夢繼續下去,夢者仍然維持主體清醒意識純觀察而已。再來是三項意識進階術語,依序叫 subtle. causal, nondula,但跟睡夢有關的只有前兩項的同義詞,即 pellucid dream / subtle;pellucid deep sleep / causal。nondual 不二我們已經從南開師那裡知道,但肯恩這裡稱一味,不二就是一味:effortless, spontaneous, ever-presnet One Taste(p. 295)。整理如下:
一、澄明的夢:代表微細(subtle)層面,具妄念三摩地
To enter the dream state consciously。要有意識的入夢,可能這才是跟清明夢不同處,通常清明夢指夢中清明,但有意識的入夢則跟「做夢的藝術」第一關相同,唐望稱「覺察自己正在進入夢鄉」。
"The first gate is a threshold we must cross by becoming aware of a particular sensation before deep sleep," he said. "A sensation which is like a pleasant heaviness that doesn't let us I open our eyes. We reach that gate the instant we become aware that we're falling asleep, suspended in darkness and heaviness."
"Since we're talking about the first gate of dreaming, the goal of dreaming is to intend that your energy body becomes aware that you are falling asleep."
"To ask a dreamer to find a determined item(例如手)in his dreams is a subterfuge 藉口," he said. "The real issue is to become aware that one is falling asleep. And, strange as it may seem, that doesn't happen commanding oneself to be aware that one is falling asleep by sustaining 維持 the sight of whatever one is looking at in a dream." (The Art of Dreaming, p. 23, 25, 27)
這是察覺自己進入深睡?我想唐望不是這個意思。就是覺知到自己入睡,沒有特別指涉無夢深睡還是有夢淺睡。
二、澄明的睡:代表自性(causal)層面,止念三摩地
Causal 查字典是因果的,這個詞葛吉夫第四道也用過:
2006/04/22 Journal
肯恩‧威爾伯的「四大象限同時精進」說,看來與「第四道」大師葛吉夫(G.I. Gurdjieff)英雄所見略。肯恩所彙整的意識基本結構與現實階序,依序為物質(感覺運動)、身體(情感與生命)、心智(統觀邏輯)、靈魂(微細層面)、神性(自性與無二境界),在此「自性」的原文為 causal, 葛吉夫則描述為「(更高的)我、意識、意志」。以下資料見「閱讀摘記」卡斯塔尼達《力量的傳奇—唐望故事》(4) :
葛吉夫稱人有四個身體──肉體、靈體、精神體(智體)與聖體(因果體),他所歸納的三路與第四道都旨在達到形成「第四個身體」聖體(causal body),即「自外於外在的因果成為隨意的身體」也就是「自性」。
1. 苦行僧之路:與肉體鬥爭之路,只工作身體(physical body 肉體)
2. 僧侶之路:信仰、宗教情感之路,只工作精神(astral body 靈體,筆者認為工作靈體已屬超意識領域,小僧侶修士尚未及此階段。)
3. 瑜伽之路:知識、理智之路,只工作心性(mental body 智體)
4. 第四道:同時工作身體、情感、理智
2006/07/04 Journal
註二:《第四道》譯者楊斐華所作的註,「由粗糙(gross)的成分轉變為精細(subtle)的成分這個觀念」相同於唐望巫士最終化為不朽之意識能量長存:
「在本體系看來,與我們人有關的創造射線(the Ray of Creation),由始而終的過程是這樣的:絕對者(一切萬有的開始)、所有的世界(所有的銀河系)、所有的太陽(我們的銀河系)、我們的太陽(我們的太陽系)、所有的行星、地球、月亮。
一個完人(即完全獲得了人可能有的發展)具有四體:肉體、靈體(astral body)、智體(mental body)、聖體(causal body)。其中除了肉體外,都不是與生俱有的。一般人(即第一種、第二種和第三種人)以及第四種人都只有肉體而已。肉體是由地球上的物質所組成的,所以肉體一死,人也就死了(沒有什麼東西留下來)。但是,人藉著對自己下工夫以及努力保持清醒,漸漸地,一些永久的特性,諸如意識、意志等開始形成,他身體內的組成物質開始越來越精細(subtle), 最後,他擁有了聖體(也就是自性)。這時的聖體是由不屬於太陽系的物質所組成,所以太陽系裡沒有東西能毀滅它。當肉體死後,聖體仍然能夠存在著,亦即,具有聖體的人在太陽系的範圍內是不朽的。」(《人可能進化的心理學》pp. 88-89)
2008/12/15 Journal
肯恩的《一味》,有關他的十大進階,前面動物、迷信、理性我們就略過不提,從心靈修練開始有四個階段(《一味》pp. 185, 208, 213, 215):
7. 通靈階段(Psychic)(薩滿或瑜伽士境界):超個人或屬靈次元。新時代都在這兒,很不幸的,肯恩他把卡斯塔尼達也擺在這裡,不幸的還有瑜伽士(所以我們最好查一下原文是印度瑜伽士還是密宗瑜伽士)。
8. 精微光明階段(Subtle)(聖人境界):本尊瑜伽。肯恩稱此次元是「神的居所」——佛教的報身,也很不幸的,「本尊神祕境界」跟夢境都在這裡。
9. 自性階段(Causal)(智者境界):內觀法門。肯恩稱無相的自性、涅槃,如此奇蹟課程「你是個自性」,跟佛教徒追求的涅槃,都在這裡。達到這境界的智者包括誰呢?克里西納(印度教)、耶穌(基督教)、釋迦牟尼佛(佛教)、老子(道教),他們都證入純粹無相境界。
10. 不二境界(Nondual)(無上瑜伽行者):大圓滿、大手印、禪等等。肯恩心中所有階段的最高目標,永遠的當下、真空妙有合一、神性與現象世界合一、輪涅合一,又稱「一味」。超越輪涅,誰證得這個境界呢?東方的龍樹,西方的柏羅丁。
三、不二一味:代表不二層面,自然無念三摩地
據丹增仁波切說這時都沒有夢了。
2009/03/27 Journal
肯恩提:「自性次元的世界觀(causal worldview)乃是對浩瀚無邊的無形次元(a vast unmanifest realm)的直接體悟——也就是所謂的空寂、止念、宇宙深淵(Abyss)、無生(Unborn)、根源(Ursprung)、『阿因』(ayn)——它們指的是能生出無限萬有(all manifestation springs)的空寂(formless),而『不二』指的則是真空跟萬有的合一。」(《一味》p. 416)
我覺得肯恩在胡扯,佛陀是個佛,龍樹是菩薩,佛陀只證到自性,肯恩自己跟龍樹菩薩一樣證到不二,請問一下肯恩從哪裡學的法?他如果是由大手印法門證得一味,大手印法門應該叫佛法吧?許多經典也是來自佛陀,然後佛陀只證到自性階段,老子的道家也只是自性,耶穌是強調你是個自性所以說他證到自性我沒意見啦,我對他的教法了解不深不便評論。
這幾個階段我清楚,這次只是再加上澄明的夢跟澄明的睡,當然也就是夢瑜伽跟睡瑜伽的重點。換句話說,夢瑜伽(清醒做夢啦)練習的是報身層次的體驗;睡瑜伽則是追求自性明光的顯現。但是奇怪的是肯恩的澄明之睡除了目睹自己深睡跟無邊空寂,都沒有提到自然淨光的部分。可能他自己感覺自己從清醒到入睡再到醒來都一路覺知,如果是這樣為何沒有五大溶解的光境描述(巫士唐望都有提及),還有自性明光的自顯現呢?而是一個黑漆筒,跟一般禪修教打坐閉起眼來禪觀一樣。如果障礙皆除,那就會看到明晰球體或純能量的無限放射,就像是無雲晴空太陽的自顯,我懷疑肯恩的證得(他也有跟香巴噶舉的卡盧仁波切修學),大手印可能有,但大手印沒有光境嗎?
看看南開師怎麼說:
不過中脈、氣、脈輪都屬於轉化,有時透過吟唱咒語,to reach the true state:大手印 mahamudra。大手印在噶舉、薩迦、格魯、寧瑪都有,教法來自岡波巴,他是密勒日巴最棒的學生。金剛乘一般來說是要達到大手印狀態,需要透過一位老師具有淨觀。(2009/06/05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第四種安住,有境相,這種見是非常重要的,要把不淨相轉成淨相,如果成功轉成淨相我們可以說是有大手印的狀態。但大圓滿不需要這種轉化,佛陀的相和豬的相並無區別,這些相可以說是我們本性的裝飾,透過這些顯現,就像鏡子的反射,我們可以認識自己的本性。(2009/06/14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傳承跟傳法必須跟我們經驗相關。例如經教體系,波惹(空性)是超越語言的,無法以語言表達,例如龍樹菩薩說我們不確立任何見地,不對任何東西承許。大圓滿和大手印狀態都是無法用語言描述的,上師花時間講解我們如何獲得這種本性的經驗,但沒有辦法把那種經驗傳達給我們。(2009/06/14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秋家」,vision 很重要,如果我們能轉化成淨相馬上就是大手印狀態。Vision are ornaments of our real state, just like mirror. If we are in the state, just like the nature of mirror, only have reflections. (2009/06/14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生起次第仍然存在凡夫狀態,接著將凡夫狀態融入於勝觀,這叫圓滿次第。另外有氣、脈、脈輪、拙火觀修,同時持咒,把生起次第跟圓滿次第結合起來,融合完成二元狀態就消失了,relax in clarity,這是大手印(Mahamudra)狀態,this is final goal。薩迦、格魯、噶舉都承認這個。噶舉特別有大手印,跟格魯、薩迦不同,噶舉巴的大手印由岡波巴傳下來,非常接近大圓滿心部的教授。在這大手印中區分心跟心性也是非常重要。(2009/06/15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誰能處於那種(本初)狀態的知識就成為大成就者,誰能處於那種(本初)狀態就是大手印。密續代表一種連續狀態我講過了,我們觀察思想它就消失,我們關於它為什麼消失的知識稱為空性,我們可以處在這種知識幾秒,直到下一個思想生起。你觀察並應用你便能了解,這樣的了解才是活生生的(alive),不然你所理解的只是智性上的。(2009/08/10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阿努瑜伽最後證悟時不叫大手印而是大圓滿,因為在大圓滿要明白基道果。基——我們的本性如何。(2009/10/02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但談到果的時候,在無上瑜伽證到不二狀態,就屬於大手印狀態——最終目標。阿努瑜伽不稱大手印而稱大圓滿,這是 final goal。在這一點上大手印和大圓滿是一致的。阿努瑜伽不是轉化道,因為漸次修法彷彿有什麼東西需要去生起,但阿努瑜伽說一切本自具足,我們只需要去發現並從中覺醒,因此需要從上師處接受傳承,通過這種方式發現本性。(2009/10/24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大圓滿被稱為阿底瑜伽,三內密續,阿底係處於本初狀態,就是自解脫。還是要以鏡子為例,我們從本初以來就具備無盡的潛能,鏡子裡可以有許多反射,之所以反射是因為鏡子前有東西,這是二元的狀態。鏡子本身跟所映照物不是相互緣起的,身口意並不是我們的本性或潛能,當我們真正處於本性中,一切二元的身口意就沒有任何問題,這就是自解脫。……。……轉化道,為了解脫三根本煩惱,需要進行寂、忿跟喜悅本尊的轉化,當處於本尊淨相就解脫,這稱為大手印狀態。(2009/10/24 南開諾布仁波切網路開示,聽講筆記)
大手印是什麼清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