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夢者班/做夢者班 II

本論壇自 2009 起分享南開諾布仁波切之教法,目前歸屬於象雄文化。Email: dreamworkforum@gmail.com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上師瑜伽》、《金剛歌》、《水晶與光道》、《日與夜的循環》、《金剛薩埵大虚空》、《覺性杜鵑》、《吽之封印中陰引導》等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译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10-29, 23:04

圖檔
《醒了就好:擁抱真愛的14段旅程》
Open Heart,Open mind:Awakening The Powerof Essence Love


起初被書皮的封面吸引,封面是有著很多高高樓層帶有烏雲的天空和些許穿透烏雲的陽光,馬路上有密集的車輛,書名是《醒了就好》,正好這時又陷入困惑中,翻開了第一頁看了起來。作者是措尼仁波切,也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的作者詠給明就仁波切的哥哥。

1 橋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習性,
以及一條需要跨越的橋。
有些人習慣性的認為自己是脆弱的,
無能的,孤單的,不討人喜愛的,
有壓力的或疲倦的,
並且陷在這種看法中....

進入書的第一段就道盡了我長期以來最沒辦法突破的正面思想,心裡有種無力感,卻又不斷掙扎。

許多人失去家園,孩子與其它親友,即使內心充滿悲苦,他們仍然顯露出想要繼續活下去的意願,並且盡己所能地恢復或重建,他們想要活著,而不是日復一日的以淚洗面。他們全力以赴,期望能夠利益未來的世代。

學習用這樣的勇氣活著,讓我們有機會以完全不同的觀點,見到我們面臨的挑戰,我們自身和實相等等的本質,這就是佛陀與跟跟隨其腳步的成就者,從夢中醒來的歷程,雖然在夢中經歷的事物並非真實,夢中的展現與感受卻栩栩如生.....這種突然醒來的方式,伴隨著一點不安的感覺。

[輪迴]通常會比喻為製陶轉盤,陶匠把陶土放在轉盤上,通常是在輪子持續朝著同一個方向轉動的同時,陶匠用雙手和相當的技巧為陶土塑型,同樣的道理,在我們的一生中,多數人都經歷一種行動,做事或促成事情發生的感覺。遺憾的是這種感覺帶來的結果,就是我們透過不同的形式,重複著過去內在的與情緒的習性,使出各種不同的老套伎倆,繼續轉動內心與情緒的製陶轉盤。我們不斷地思維或感覺:[這一次結果將會不同。]...不論我們轉動的速度有多快,我們必然會感到有些失望,因為我們創造的事物終會破碎或毀壞。

所以....我自己也知道長期以來每次的決定和後果都是像轉盤一樣,會隨著我的固著習性而重覆,但我賭徒的心態就是一試再試也不會成功。

晚安了~今天第一次寫文摘,好專注.....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11-01, 23:00

習性(patterns)如何形成的呢?我們的身體,情緒與概念的反應,一併加起來所緊密結成,再加上我接受自己與環境中的自己確實也有點像是這樣的一個事實。一開始,我試著要踏上這座橋,然而習性完全掌控了我。我成為恐懼,恐懼成為我。

習性,通常要花一些時間建立,因此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到,了解與解開形成它的結,處理習性需要許多的仁慈與溫柔,就如同父母安撫在黑暗中的哭泣的孩子時會運用的特質。

在發一件事時,我總時很緊張的去面對,把焦點放在那巨大的恐懼上,那種感覺就像整個世界只剩我一個,孤獨,緊張。然而措尼仁波切說:

當我在任何情況下碰到困難,對於念頭與感覺而言,因難帶來的感受是真切的,然而,無論有多麼強大的想法和感覺生起,都不是基於當下的情況。我開始了解到跨越橋樑的困難,其實是一個契機,幫助我教育自己內在的某個部份。也就是對於恐懼習氣的認同與指認。

咒語,基本上是跟你的想法與感覺溝通的方法,這個歷史悠久的方法,有時被稱為〈祈請文〉,然而它實際上是開啟心與意之間的對話。

本書跟跨越橋樑有關,內容是關於[暫停]能夠讓我們以溫和與尊重的態度,面對恐懼,怨恨,嫉妒,悲傷與憤怒等等的習氣,以及花一些時間,讓我們記得[我是誰]的真相,並且提醒自己,當我們被習氣綑縛時,對自己要仁慈。當別人也被他的習氣綑縛時,我們也要仁慈對待。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11-02, 20:37

出發

傳承
密勒日巴被西藏人公認為守護神,他漫遊於山林縱容間,住在山洞裡,經常以唱歌與詩文的方式給予教導。密勒日巴同樣的將畢生所學,傳遞給他最具潛力的兩位弟子,即岡波巴(Gampopa)與惹瓊巴(Rechungpa)。他們後來在西藏不同的地區分別建立各自的教派。

岡波巴與惹瓊巴被視為噶舉傳承口傳派的太陽與月亮。岡波巴的教導無遠弗屆,吸引許多弟子,因此,岡波巴與他的教法被稱為[如太陽般的光耀]。追隨惹瓊巴的弟子較少,他的教法比較秘密,就如同在惹瓊巴之前的咕嚕仁波切,惹瓊巴同樣為後世弟子,將自己最珍貴的教法隱藏起來,有可能是他預知自己直接傳承持有者的特定小團體,隨著時間過去,人數會減少,最終他的傳承將會消失。

其中一個分支教派就是竹巴噶舉(Drukpa Kagyu)。[竹巴]在藏文的意思是[龍]。在許多的文化中,龍被視為極為古老且具足智慧。龍的口傳,也就是竹巴噶舉的教法非常珍貴。這個教派的創始者是竹貢。臧巴嘉惹。耶喜多傑(Drogon Tsangpa Gyare Yeshe Dorje),他是伏藏大師林仁巴(Ling Rengpa)的弟子,林仁巴掘出許多惹瓊巴的重要伏藏,後來這些教法都納入竹巴噶舉教派.........這些教法大部分都是由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傳承下來,並且一直受到竹巴噶舉傳承上師的保存與保護。

在這節的一部份有一個愛因斯坦以同樣的類似的方式進行著所謂轉世再來的小故事,還蠻有意思的。

在西方的文化中,並沒有這一種直接與延續的傳遞方式。最接近我們想像的可能是如同愛因斯坦這樣的人,他向自己最得意的門生說:[不好意思,現在我要把我所有的知識,全部存在你的腦袋裡,你先保存一陣子。如果我在二,三十年之後,以另一個身體回來,你就可以把我教你的東西,倒回這個年輕人的腦袋裡。你只能透過我告訴你的一些預知認出我。對了,我也許不會回來,或者是以你無法認出的樣貌或狀態出現,所以你必須將我現在教導你的所有知識,全數的傳遞給少數幾位學生,他們必須具有一些特質,你就根據我現在告訴你的這些特質選出這些人。只要確定一切都毫無遺漏的傳遞下去。]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11-08, 16:06

拍謝,這段會讓人想睡覺

轉世

第一世措尼仁波切出生於十九世紀中期 ,他精通竹巴噶舉傳承所有的教法,他甚至揭開已經埋藏了一千年,只有惹瓊巴通曉的特殊教義與修持
根據傳統的說法,第一世措尼仁波切就是惹瓊巴的轉世,同時也是十五世紀的偉大寧瑪上師與伏藏師拉那林巴(Ratna Lingpa)的轉世.

見地的改變

我父親接到第十六世噶瑪巴的信,信中提到我被認證為第三世措尼仁波切.
藏傳佛教的傳統中,措尼指的是在修道上必須累積的二種資糧,在從事利益他人的行為時所累積的一種力量;另一種是智慧,也可稱為洞見存在的真實本性.

第一世的措尼仁波切是一位卓越的學者,他掌握了藏傳佛教二個不同學派或傳承的精妙之處,除此之外,他顯然有一點叛逆.當我了解他的事蹟時,我頗為欣賞他的.他付出很多時間與精力,顛覆幾個世紀以來西藏的文化歧視,他率先進行一個大規模的計劃,也就是為藏東的女性,重建女尼寺院與閉關中心,目的是為了讓她們接受與男性同等的教育與訓練.除此之外,他還將竹巴噶舉與寧瑪傳承教法,以及拉那林巴掘出的祕密法教,合而為一地建立了一個獨特的傳承,其中許多的教法,我已經傳遞給我自已的弟子了.

第二世措尼仁波切的一些事蹟,他在二十世紀初期誕生於東藏囊千(Nangchen)的皇族.他承襲前一世措尼仁波切對於學術的奉獻,以及給予女性教育與權力的使命.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圓寂,然而在他的一生中,尤其在他尚未被俘虜與囚禁之前的那些年,他提供了一種方式,讓他所護持的寺院與閉關中心的女性修行者,在數十年中能夠以隱匿的方式生存,祕密的進行修持,並且將自已證得的智慧傳遞給其他的女性修行者.

祖古

祖古結婚並擁有孩子,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尤其在寧瑪派之中.我的父親,寧瑪派最尊貴的上師之一,他結過好幾次婚.

這個傳統被稱為在家上師(lay teachers),事實上,這並非罕見,在十一世紀時,將佛法帶入西藏的馬爾巴,他也是已婚人士,我們會將噶舉傳承歸功於他的精進與奉獻.他是一位在家上師,在持續奉獻的同時,還要照顧家庭和經營一個大牧場.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11-14, 23:00

2013/11/14 10:43PM

生命的峰迴路轉真是有趣,客氣的說,從表面看來生命並不是很{愉悅},但是我學到了一件事情:我們永遠無法知道生命會把自己帶向何處。今天我還是一個孩子,沒有什麼比遊戲和爬樹更有趣;隔天,我成為傳奇上師的轉世;後來,又成為聲名狼藉的僧人;幾年後,變成舉世聞名的老師。任何事情都可能發生,重點是對於可能發生的變化,敞開你的心與意。

熟練的技巧

對於多數人而言,活在自己熟悉的狀態比較安心,即使那是一種痛苦的處境。

就這點來說,我個人也是會這樣,雖然不願意但已經習慣了這種模式下生存,心裡上其實還蠻矛盾的。

佛陀鼓勵我們去做的{觀察},並不需要列出一長串自己的犯錯與缺點,或者躲回某種寧靜安詳與情緒狀態,思維著宇宙的本質,由於佛陀教導的對象,多半是勞工與工匠,因此當他描述{審視}這一類的字眼時,採用的是他們容易了解的字眼,譬如熟練的技巧(skillfulness) 。{審視}需要結合相當的心血,智慧與練習,才能發展出熟練的技巧,就如同從種田,照料莊稼,收割,搬運到市場販售,或者將陶土變成容器,或者紡紗至編織,以及處理金屬或木頭等等,這些都需要熟練的技巧。

如果能結合有智慧的提問,付出與實際經驗,我們就能揭露控制我們生命多年的各種習氣。我們可以將經驗做分類,並且開始區分在生命的課題中,哪一些是有用的經驗,哪一些是我們在一路上累積的恐懼,競爭,瞋恨,沮喪的殘留物。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11-27, 16:06

巧妙的能力

佛陀在印度菩提迦耶的樹下日以繼夜的禪修,他所發現的真理,其實就是讓我們能夠成為為生活藝術中的藝術大師。我們每個人天賦俱有的能力,就是能夠認出自己內在的明亮,仁慈,宽大與勇氣的驚奇能力。我們也擁有一種潛力,就是能喚周遭人們的偉大潛能。當我們成為藝術大師,當我們的潛能發揮到一定程度時,即使在不刻意的狀態下,我們的言行舉止都能喚醒每個人心中的{生活藝術家}。

然而要能夠這麼做,我們必須了解自己面對的基本材料。善巧的陶藝家必須學習認識手上陶土的質地和特性;農夫藝術大師必須了解土壤與種子,肥料與水份,最後以行動實現這些知識。

同樣的道理,想要成為人類藝術大師,就必須開始了解自己的根本本性--這塊陶土,我們如何著手運用手上的東西。

這有點類似我們世俗上的真理,先懂得了解自己,傾聽自己須要的是什麼?佛法也是針對每個芸芸眾生的根器而存在著八萬四千法門。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3-11-30, 14:34

本質的第一個面向:空性

傳統上在描述{我是誰}與{我是什麼}的這個基礎,其實也是萬法的基礎.........所謂的空性就是遍布在我們生命中的一種空無。

空性,源自梵文的[須孃塔](sunyata)以及藏文的[東巴尼]梵文的[須孃]的基本含意是[零],一個無限開放的廣大境或背景空間,任何事物都能夠展現。藏文的[東巴](tonggpa)意思是[空無],指的並非是空無一物或空空如也,而是一種經驗的基礎,它超越了感官的接收,無法加以描述與命名,也無法以一個宜人美好的概念來捕捉。這個字的深層含意,可以容易地理解為[不可思議]或[難以言喻]。梵文的音節[塔](ta)和藏文的音節[尼](nyi),本身沒有什麼意義,但是當它被加在形容詞或名詞之後,就表達出[可能性]的含義。

因此,當佛教談到空性是我們的基礎時,並非是指不論我們是誰或是什麼,即是什麼也沒有,零或空無一物,這種觀點會變成[消極主義]。

空性的基本含意就是[開放](openness)或[潛能](potential) 。在生命的根本層次上,我們不具有可定義的特性,我們不是由自己的過去,現在或者關於未來的想法和感覺所定義。我們具有經驗一切事物的潛能。所謂的[一切事物]指的是想法,情緒和身體感覺.......然而想要真正的了解空性,必須透過體驗。

起初在未接觸南開諾布仁波切之前,我以為空性是定在廣大無垠的空間裡,排擠一切念頭,後來每天的重覆練習和體會上師所說的,空性和明性,才知道這只不過是我們存在不管哪個空間的一種體驗。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4-02-20, 11:25

羽毛

  當我們降生在身體,文化,與家庭關係之中,我們就受到了限制,因此,我們就體驗到侷限。我們失去開放與自由的感覺。我們的火花沒有熄滅,但似乎微弱了。

  很幸運的是我們可以開始突破那些侷限,我們可以再度連結自身本俱的開放與明光,並且體驗到自身火花全然的溫暖與風采。為了這麼做,我們需要了解自己是如何開始失去跟這些基本層面的聯繫。(P109)

你可以在任何地方練習,然而一開始最好是在安靜且沒有太多干擾的地方。你可以坐著,站著或躺下來都可以。這個練習的目標不是要成為一個完美的禪修者,僅只是要連結你基本的愛,開放與明光。
  
  與其專注在其中一些,或是誰推開其他的部份,倒不如把它們看成是風中的飛揚的羽毛;羽毛,就是經過覺性的念頭,情緒與身體感覺,它們是無害的。其中一些比較有吸引力,另外一些則不然。不過,基本上它們就只是羽毛。把它們看做是標浮在空中的絨毛捲曲的東西。(P108)



  這樣做時,你會開始對於觀看羽毛的覺性產生認同感,而且無論當下產生什麼樣的羽毛,你都能夠接受。你接受它們,但是不會抓住它或推開它。這是一個簡單的接受動作,只需要持續幾秒鐘,就能夠讓你體會到本質愛的開放廣大境,一種溫暖接納感,這就是你的基本本質,你自身生命的精髓。


看這本書我覺得形容的有些複雜,我根基不夠所以都要反思好久。
我們身體是受到了文化,長輩們,和所見的限制,要突破那限制維有延長明覺的體驗,明覺當中有書裡說的那種火花,也許是一種更想慈愛大眾的感受,空間感變的更加開闊的一種體驗,豁然開朗的心情,都會在當下你放鬆不加評斷時同時發生,重點是它只是一剎那,要怎麼發現它。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4-02-25, 14:42

兩種實相的平衡

  我們遭遇許多的衝突與挑戰,因為我們一直被兩種不同的實相捉弄,無論我們知道與否。
在佛教的傳統中,將第一種稱為究竟實相,它可以被理解為空性,也就是無法定義,無限開放與無盡的潛能,令萬事萬物得以顯現,消失,改變與再度顯現。這個基礎,也就是究竟的實相本質,它毫無限制的,因此萬法得以展現,移動,改變與終究消失。

  虛空是一個廣大的開闊性,它本身不是一樣事物,而是一個無限,無特性的背景,因此太陽,月亮,星辰,以及動物,人類,河流,樹木等等,都能夠依於它並透過它而展現與移動。如果沒有虛空,所以事物就沒有顯現的空間,也沒有可以依靠的背景讓事物能夠被看見。

  人們來來去去,關係交替更迭,念頭與情緒在覺性中不停地變動。喝一杯水,水被身體吸收,滋養了細胞,水最後就消失。在佛教名相中,這種無窮變化的體驗,就稱為相對實相,有時候也稱為世俗實相。

  看起來霧煞煞,可能大概要講的是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有時要用究竟實相來看這世界的萬物,但它又是存在,並不是我們肉眼看去的會瞬間消失,然後又顯現,因為我們沒有覺知它的本性;如果用相對實相來看,我們非常清醒,覺得周遭只是一直在顯現又消失,然後我們到底要怎麼去取得那個平衡點呢?!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Re: 措尼仁波切《醒了就好》閱讀札記

文章blairan » 2014-02-28, 14:51

第一層的<我>:僅僅是我

當我們討論到肉體形成的過程,我們穿上身體這件衣服這不僅包括我們的肉體外型,還有感知,感覺與識別的能力。然而在生命的頭幾個月時,有形生命在各個方面都還是相當模糊不清。一旦我們開始認同自己的感覺,並開始企圖摸索並想要認同通過覺性的感官知覺時,我們的火花就會變得有些黯淡。

在藏傳佛教的名相中,這種情況就稱為俱生無明,隨著感覺能力而同時生起,導致我們對於事物本來面貌的迷惑與不確定。

傳統佛教的例子是在遠處或黑暗中看到一個捲曲的彩色東西,在情況未明朗之前,我們無法辨認它是一根彩色繩子,還是一修蛇。

這個例子非常適合用來說明第一層自我,在藏文中稱為<逹贊>,就<僅僅是自我>。

我們對於所體驗的事物或者正在體驗的自我都不會產生文字或標籤。雖然如此,在<僅僅是我>的這個階段,無論我們是躺著,被抱著,被帶著到處跑,或者獨自一人,我們還是能分辨一些差異,例如飢餓與飽足,爸爸與媽媽的聲音。

我發現了這個譯者所說的火花,可能是明光的意思。
再來引用201307月時南開師講普賢王如來祈願文中的無明的解釋

無明的本源,這句話常用於大圓滿教法,當解釋基和一切如何發展這樣我們可以了解,其它傳統不同意俱生無明的存在。生起不是指基當中有無明,而是功能中有無明,我剛說這叫基朗。當沒有確認這已是我們的情況,當然我們生起那個無明而落入二元觀,如果沒有無明,但基有其境相就是基郎,當基郎顯現出來,若無明於此就是無明,直到這裡沒有東西生起,這超越生起的就是基。
哪種無明?那就是沒有當下覺察,就是有點像是海德瓦,有點震驚,當你震驚就沒有處於當下,這就稱為第一種無明,俱生無明...........一般無明所有傳統都認為的這種,在任何情況,在我們二元境的時空中,我們分析判斷這樣的心智方式,這稱為分別無明,特別在大圓滿教法中稱此。
blairan
一般會員
 
文章: 301
註冊時間: 2012-09-18, 09:35
來自: 台灣花蓮

下一頁

回到 大圓滿教法相關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譯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