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我們有一種奇怪的現象,一種不合理的行為,它與實際發生的事情不符。在那一刻,我們稱之為經驗的東西,可能是一種以完全不同的方式閱讀現實或理解現實。沒有必要每次都創建整個基礎架構,只要當下覺知就足夠了。因此,如果我們處於當下並且保持覺知,我們就會注意到現實的所有這些特徵。
總而言之,我們之前說過化身,我們可以把它解釋為不完美的動詞。在義大利語中我們有這個時態,這是不完美的時態,它說的是還不遙遠的時間。我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重新喚起它。
我們非常清楚我們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和上師的關係也是有限的。出於這個原因,以某種方式認同過去。所以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過去的時間,它會過去,然後我們會談論過去的那個人。
(01:18:00,以下之前聽錄音翻譯)所以這裡表明與上師的關係很重要,應該具有這樣的關係。因為另兩個例子當中沒有時間,如果我們注意到並說到以我們的潛能來作,但這不在時間的涵構中。這意指當我們的心一進入(一涉入)的第一刻,就是化身。我們以自己潛能所作的並非是理智的邏輯或一般推理活動,目標不是推斷什麼,沒有什麼客觀的東西,那是為何我們稱報身是不二的。我們可以毫無困難地顯現什麼非常美妙的東西,但無論如何,它是不二的。
二元這個概念沒有進入,因為時間的概念沒有進入。這是為何我們必須瞭解送出光及光芒,以及接受到智慧,以及這些以我們明性所從事的活動的意思。將其比作與上師說話、獲得教法,並且將其比作我們平常的生活就夠了。(It's enough to compare it with speaking to the master, receiving the teaching and compare it to ordinary life.)
重點是這(法報化)三面向,如果不能同時存在,若不是同時的,就什麼也沒有。我們可以念三個阿、兩個阿,想念多少阿就多少阿,重點是它們必須是同時存在。念更多可以更有幫助(facilitate)。在實際上,它必須是同時性的,因為這些是不可分離的,此三者不能被分割。所以這三者必須成一直線,有點像日蝕,當它們完美對齊時,那就是剎那覺性,就是在那一瞬間我們所需要的覺性(that is the instant presence there is the presence in that instant what we need),所以如果沒有這三者在場,就不會發生。
為確保這三者在場,特別是法身和報身,我們需要傳承,有點像如果沒有透過上師的這個物質身體的連結,就無法例如像數位通訊那樣,所以必須要有媒介或工具去傳遞,尤其若想要讓它獨自作用是極端困難的。那是為何在大圓滿教法中,我們同樣也要注意人類關係。
所以上師瑜伽就是這個,上師瑜伽的重點就在於這三個面向對每個人都是同時的,而這就是我們死亡時所需要的,在那個時候會比較容易一些。在人類層面要困難得多,但在另外一個層面則比較容易,因為這時化身消失了,它變得不是那麼主要(predominant)。所以你好好訓練使用你的潛能,每件事就都變得容易些。(01:24:22)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