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夢者班/做夢者班 II

本論壇自 2009 起分享南開諾布仁波切之教法,目前歸屬於象雄文化。Email: dreamworkforum@gmail.com

仁珍千寶仁波切:《文殊大圓滿基道果無別發願文》講解

《上師瑜伽》、《金剛歌》、《水晶與光道》、《日與夜的循環》、《金剛薩埵大虚空》、《覺性杜鵑》、《吽之封印中陰引導》等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译

Day4 AM(4)

文章SW » 2024-11-07, 18:55

所以只要安住於本來、原始、沒有改造,我想要看到的話,當然要仰賴口訣。但是仰賴口訣之後,如果我們能夠不加以分析的話,本智就會以自顯的方式顯現。(英譯:真正的實相將會生起,或者我們將能證悟,如果我們有如何住於其中的訣竅或訣竅的要點。)

(口傳)這邊所講的,所緣有相的見修行,對於對治念頭有幫助。但是這些對於法性的實相……,所以所緣有相的方式是沒有辦法顯現法性。在有為法的心中,無法生出無為法的智慧。(英譯:這裡我們講的是,無論是見地或禪修,透過有所緣的專注,有利於我們對治那些負面情緒煩惱 。然而,它們並不能改變實相的真實義。法性本身是超越焦點的,因此涉及專注焦點的禪修永遠不會證得法性。分別心無法生出無分別的智慧。)

就像在龍欽巴大師的《宗義寶藏論》裡面說:善因不會得惡果(善行不能產生惡業);惡因不會得善果。就像這樣,有為法的因,不會帶來無為法的果。所以在《法界寶藏論》裡面說,在基上面沒有善惡的分別,就像在究竟證得佛果之後,不會有善跟惡的分別一樣。〔英譯:我們有時說「法界」(choying, chos dbyings),有時說「法的基界」,看你對哪個比較熟悉。這裡說的是:一旦你能夠辨析真實現象的時候,就沒有什麼善與不善之分了。如果你達到了真實義,那麼這個善與不善就不會影響你。〕

希杰派的一位喇嘛滇巴恰瓊他這麼說,依教理來去觀察、分別、分析等的這些,是對宗義上面來安立的人所需要的。譬如說他需要破他宗、立自宗等這些的需求,但是我的見地是於法界當中解脫的,所以是不需要這一些的。在共同乘裡面修持寂止的時候,要讓空性於心中顯現,安住於心中,它確實是需要修持的。但這些是為了苦行者在講的,但我的教法是不需要修持,修持是超越心的。他所講的是指,如何從八種方法去穩固寂止禪修。對我來說是不需要特別地去改造或修整的,通常在三門與法當中修行的人來講,對自己的修持有優劣好壞、利益或傷害等等的這些差別,或者需要去遠離或親近,但在我的見地或修行裡面就沒有這些。

(英譯:這裡引用了希杰派中的一位喇嘛,名叫滇巴嘉瓊,他說:透過邏輯分析而生起見地,對於一個喜歡哲學體系的人來說是必要的,而我的見地是已經證悟了法性。他繼續說:如果你想禪修空性奢摩他,也許對你有好處,但我的禪修超越了此。他講到如何透過這八種方法來達到穩固的安止禪修等等。這裡繼續講到他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執著,所以他不需要去重視、拒絕或接受任何事情。但如果你想以如此「努力改變事情」的執著來修,這可能對你有好處,但我沒有這些執著。)

若能夠瞭解一切顯心輪涅皆是心的作用、遊戲,在這樣的見裡面去恆持的話,那麼究竟的勝義自性本明或覺性就會顯現。所以只要在心的自然狀態裡面去等持禪修的話,自生本智就會自然地現起。(英譯:如果我們思維這些由我們自身本覺之動能所生起的現相及可能性的真實見解,那麼這就是我們的清淨見解。當我們禪修自然安住或安住於一種自然的空界時,真正的或任何的智慧就會生起。)

接下來我們做迴向發願。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Day4 AM(5)

文章SW » 2024-11-08, 20:52

** *

(下半場開始中譯檔缺一段,英譯:)請大家祈請諸法及上師,並安住於心性,於上師的心與自心無分別中。

這裡是第六:達到見法性,法性遠離見、修、行的一切過患和毒害。專注於任何事物上只會毒害見地。刻意的專注只是禪修的過患。採取和避免我們先前不太真實的行為,願我們看到超越這種煩惱的本質。

12
一切所緣即為見解毒,(有相見地毒)
一切勤作即為修習過;(任覓修道咎)
一切取捨行為之險隘,(取捨行狹徑)
願能現見離苦之法性。(離苦自見願)


(中譯開始 02:09:10)法性是有還是無,空性或者是實有,這兩個都是毒。如果要生起自生本智的話,就要安住於自心本然狀態之上。否則只是努力地去觀修的話,而且也沒有口訣的要點,那這些努力都會變成毒藥。 〔英譯:無論你認為法性只是空性,還是以某種屬性(相)存在,這兩者都是毒。如果你想證得自生覺性,如果你付出任何努力,它就不會證得。所以這就是為何你應該具有口訣的要點或關鍵技巧。〕

如果沒有執持見地,或者沒有安住於見地,所有的不論是取善、捨惡的這些行為都會變成險隘。所謂險隘就是極為狹隘危險的道路。〔就好像險隘山脈非常陡峭的斜坡沒有通道,如果你以某種方式最終攀上高高的懸崖,〕所謂險隘就是說:對我們來講極為危險、恐怖的,我們要邁出一步都要非常地小心,擔心會掉下去,所以向後退也不行、向前走也不行,待在原地又會隨時掉到深淵裡面。

甚至有時候我們會有很多的擔心(太多疑惑):如果我這麼做的話,會不會走錯路、會不會跌倒,或者是怎麼樣,所以會如坐針氈一般的非常憂慮〔英譯:也許高等眾生(譯按:可能指護法眾)會不喜歡我,或者魔羅和障礙會傷害我。這樣一來,你的行為就受到很大的限制,然後不知如何,你的行為就變得非常嚴格也非常束縛〕。太過著重於我們的規矩或戒律的話,有時候會因為這樣子而感覺被束縛或者是痛苦,怎麼做也不是,不知道如何自處;有時候就連我們修法的目的是為了獲得解脫或安樂,這些也都會忘失。

有時〔有些人〕將法性看待為是超越心、如同虛空,然後就非常放逸、行為不拘而善惡皆做,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佛弟子(因此無論我做什麼都沒有後果,然後也迷失在這浩瀚之中,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有時我們對空性執著為所取,是我們應該要求取的,而對於惡事認為是要遠離的,這樣的想法已經變成是一種耽著、執著,那這時就落入了行為的險隘。所謂行為的險隘就是,空性的正見也沒有向上提升,而法性的本明或覺性也沒有越來越清晰或清明,就感覺是一個將自己困住的牢籠或者是監獄。(英譯:行為本應該是增強這種證悟,但那種執著的見解使得你被執著所困,如此你的禪修就不會增長或發展,你的證悟也不會發生。這就是陷阱或困境。)

如果自己的見地混雜了毒藥,那我們的去向就只有三惡道。如果我們的修行被禁錮了,那麼去向也只有三惡道。(英譯:無論任何人涉入此見地毒藥、禪修過失,及這些狹隘危險的行道,若陷於這三者,則只能墮入惡道。)

如果我們的見顛倒的話,就只能墮入惡道。如果修和行兩者顛倒的話,就無法解脫(那麼你只會墮入輪迴,或者已經在輪迴之中)。所以在這邊他就對於無修整的本初智慧能夠顯現,安住於自然狀態下,能夠令無執著的法性現前而做發願。(英譯:因此,當我們證悟不造作的本初智慧時,所有其他過失和增益都會消散。)

(口傳)〔這裡引用〕一部叫作《金剛心釋》(Dorje Nying Zer)的釋論,這裡面主要是講菩提心的部分,這一部釋論在舊譯派和新譯派裡面都非常地著名,特別在新譯派裡面是非常地講究的,被視為很重要的釋論〔英譯:這在新譯派(薩瑪派)傳統中的〕。《金剛心釋》裡面這麼說:〔這裡說的「庫達巴」,它是另一種大麥,從這種種子不能長出稻米。同樣地,〕從分別念的種子將會生出分別念的果實;從無分別念中所生的果實,也就是無分別念,就是佛陀的果位。

(口傳)就像上面講到的,如果要安住於無誤的見地,然後讓修產生作用(在修中成熟),並且讓行臻於圓滿(增進行為)的話,就需要遠離行持的關隘(排除所有這些危險行道);如果我們要實相能夠顯現於心的話,我們就必須仰賴這些方便或方法(仔細檢查我們的行為),這是具有正確的行持或行為、修行。這是顯、密,大手印、大圓滿都共同承許的、都這麼說的。

即便我們證得見地,並且勤作於修行,但是我們的行為沒有辦法臻於圓滿的話,那也是沒有用的。(英譯:即使我們認識見地並禪修,但如果我們沒有行為的影響或支持,那麼修行就不會發展。)(02:30:02)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Day4 AM(6)

文章SW » 2024-11-09, 19:06

即便我們在上師瑜伽當中,反覆地去吟唱「上師知、上師知(Lama Khyen)」,如果我們的行為沒有辦法真正圓滿(沒有正確行持,或是行為不清淨)的話,那沒辦法契合上師的心意(上師的加持並沒有進入你),雖然我們對上師有信心。如果我們在修菩提心的過程當中,只是嘴巴反覆地說「悲心、悲心」〔藏語「寧傑」(snying rje,悲憫),「多麼可憐,那些眾生多麼可憐!」〕,或是將「悲心」放在嘴巴上當作課誦,但是我們的行為沒有臻至圓滿,我們內心當中沒有如實生起菩提心的話,也是沒有用的(它沒有在我們的系統中發展出來,那麼我們就沒有正確行持)。

所以當我們在說解脫乘的戒律的話,它只要守戒也沒有特別需要累積次數的部分。但是如果我們是行持菩薩戒的話,菩薩的學處我們要反覆地去修,直到菩提心能夠真實生起,所以是要依止這些學處的。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要讓行持臻至圓滿的話,也是需要像依止這些學處般地去執行的。〔英譯:當我們說戒律或道德規範時,藏語稱為tsultrim(tshul khrims),是一種律法,你要持守或遵守;但是當我們說菩薩戒時,我們稱之為labsha(譯按:labpa, bslab pa),是訓練的意思,你需要參與。而如何生起菩提心,則是透過四無量心、六波羅蜜來生起。〕

就像菩薩他在行菩薩行的時候,不論是從境或有境的層面產生的各種困難或者是困境,反覆地去將菩提的修行轉為道用,逐漸地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菩提心。(英譯:依照菩薩的修行,他們的行為是視情況而為的:無論出現什麼情況,他們的行為都需要根據情況進行。這就是菩提心正確作用的方式。)

就像阿底峽尊者的《修心七要》〔阿底峽的上師達瑪繞傑達(法護)尊者造的《修心孔雀滅毒》、《修心利刃輪》〕裡面所講的:所有過失都是自己的過失,所有的功德都是他人的功德。以這樣的觀點,去逐步地使自己的菩提心能夠上升、能夠增長,仰賴這樣的方法去修菩提心。

當我們在修密咒乘的時候,是要努力去消除行持上面的險隘,讓自己修道的功德能夠增長。在生起次第的時候,也有讓生起次第產生作用的修持方法,在圓滿次第的時候也是如此,都有在行持上面讓我們的修證能夠增長的方式。(英譯:這種行為是基於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所以這裡我們要提高或增進修行,就需要依靠行為。)

以我們現在的主題大圓滿為例的話,從開始修持大圓滿起,就有著許多〔不同的〕的行持方法,就像輪涅無別也是行持的一種方法〔例如「闊得容申」(Khorde Rushen)即輪涅分別法也是其中之一〕。我們的我執就像是我們將普巴杵插在一個地方一樣,插進去很容易,但是要拔出來很困難,所以就需要仰賴這些行持來處理。(英譯:如果我們的我執很強,就像地上插著一根木桿,如果我們要把那根木桿取出而不折斷它,我們需要用力去拉出來,那就是行持。)〔根據寧瑪諸密續,尤其〕在八大嘿嚕嘎〔和大圓滿〕的法門當中,就有講到消除行持的險隘(總是談到這些險隘的行持、類比或例子)。

所以當我們到一個險地——危險的地方——的時候,動彈不得,前進也不是、後退也不敢,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不知所措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等待,然後恐懼地等待的話,也是沒有用的,最終迎來的將會是死亡。如果我們不對前方迎接我們的,或者說對後方送行的人,不聽他們的話,關閉我們自己這些感知的話,那害怕就是為了死亡而已。(英譯:因此,如果你站在那裡,不聽那個會幫助你、引導你或會救你的人,如果你只是帶著巨大的痛苦和恐懼站在那裡,那麼你就會死。)

所以我們不論經年累月地修空性,但是實修卻沒有絲毫地增長,這個時候我們應該要留意,應該要在消除行持險隘的這件事情上面下功夫。(英譯:當我們經年累月禪修慈心、悲心和菩提心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正確地生起這些特質,我們需要透過行持來增強。)如果我們要持守見地的堡壘的話,就需要消除行持的險隘(我們需要穿越或蕩平行持上的險隘)。

就像我們一般世間裡面有許多軍事的堡壘或一個國家的堡壘,它通常會建在一個高山上,眼界非常地廣,很難被攻下的。我們要到達這個堡壘的路也是非常險隘,處處有機關,外面有許多的士兵守衛。如果我們要到達見地的堡壘的話,行持的險隘就必須要摧毀,要到達這個險隘、摧毀這個險隘,或者是說經過這個險隘,就必須有譬如說有人指路,或有人告訴你怎麼做、要怎麼走。(英譯:為了到達那裡,我們也需要引導,我們需要其他人的幫助才能到達那裡。)而這個就是消除(通過)行持的險隘。

如何消除行持的險隘,在大圓滿裡面有很多的方法,就像心部的「朵哈」(Doha)法門,是二十一成就者所說的(這些被稱為二十一位成就者的「朵哈」或「證悟之歌」)。在大手印裡面有「朵哈」的證悟的方法,在西藏也有。當我們在講說證悟的朵哈,有兩種:一個是從行持上面去幫助證悟;一個是從證悟上面去直接通達、到達的。(英譯:當唱這些道歌時,有時是有目的的,因為這種行持會有助於獲得證悟;而有時證悟已經在一個人中升起,繼而唱出道歌。)

那麼這樣的證悟就像是一首證道歌一樣,在噶舉和寧瑪派裡面都有許多嫻熟的上師,會寫下這樣的證道歌。這些上師們會在證悟當中去吟唱道歌(也保持著修行道驗以及禪修等等),且是非常嫻熟的。當我們在吟唱證道歌的時候,雖然不知道意思,但是它能夠消除心中的苦楚、痛苦,有時候會讓我們覺得心中非常地舒暢通透(它會停止你的分別念)。(02:46:30)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AI 辨識有其限制與窒礙難行之處

文章SW » 2024-11-09, 22:37

有人一口氣建議了逐字稿、還有藏文的譯說等等各式各樣的 AI 應用。

我這裡回覆一下:首先我們這裡有三位師兄,都試過將中譯音檔,還有英譯音檔,用 AI 轉成文字檔。但是只有英譯成功,因為中譯檔中,同時有藏語、英語和中文的聲道,除非把中文聲道單獨區隔出來,否則辨識的情況慘不忍睹。

試成功的英譯音檔,有時也會因為藏語的干擾,造成大範圍的無法辨識,就算有辨識出,因為發音的問題還有藏文術語的問題,都需要人工校正。如果藏文口傳一次過長,也會造成 AI 無法辨識英譯;如果藏語一句、英語一句,這樣兩者都過短的情況,也會造成 AI 無法辨識英譯。

孫師兄曾試著把上面第二種情況,一句一句地把藏文切掉,雖然可以辨識出,但非常耗費時間。所以後來,凡有漏掉之處,我就直接聽英文自己打字。非不得已,邊聽音檔邊打字是最笨的方法,但你還有更聰明的辦法嗎?歡迎各路英雄好漢試著把 DAY4 PM 及其之後的中譯音檔辨識出來提供給我,或許可以加快整個作業!若辨識出來清晰流暢之中譯文稿,請寄至:dreamworkforum@gmail.com


....................................
讀者友善提供:
建議可先運用雅婷逐字稿試看看
藏文的譯說 則可用https://poe.com/,可先得扼要大義
蘋果:https://apps.apple.com/tw/app/%E9%9B%85%E5%A9%B7%E9%80%90%E5%AD%97%E7%A8%BF/id1343659994
電腦:https://asr.yating.tw/
安卓: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tw.ailabs.Yating.Transcriber&hl=zh_TW&pli=1

孫師兄代為答覆:
這個我也有測試過,效果很慘,它雖然可以辨識出兩個講者,但基本上都會認錯,重點是藏文會被當成英文,如果你限定中文,則一樣會變成搞笑的同音中文。不解決問題。這還是要自己真的試試看,不管是藏中混雜,還是藏英混雜,都不是能簡單處理的。雅婷還有一個大缺點,就是英文錯字超多。我第一次測試,想說很讚,出來很多字,然後細看,幾乎都錯字,佛教字眼幾乎聽不懂,聽成別的字。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Day4 AM(7)

文章SW » 2024-11-10, 19:29

(續前),亦將以證悟來消除這些苦楚,並且界智生於自顯中生起的時候……自顯能夠在這當中生起。(英譯:一旦我們具有這些,幾乎像是分別念的痛苦或不適就會消散,那麼對心性的真正證悟就會生起。)

這樣的苦楚從何而來呢?它來自於我執、煩惱,還有分別念、無明。無明生起時極為難以測知的,所以從無明當中衍生出念頭、產生習氣的時候,這時我們就已經被束縛於輪迴當中了。〔英譯:無明(marigpa)是當我們看到還沒有意識到時,它會變得越來越強,然後所有的妄念就會生起,這就是問題出現的時候。〕這樣的無明就像是我們會認為所謂的「我」是存在的,這樣「我」的概念,然後認為五蘊假合的身體是「我」的身體,產生了我執,這就是補特伽羅的「人我」的執著,還有對「法我」的執著。

所以有時候是透過執持見地的方式,從法性當中顯現有法的力或作用,而消除「我」的見解。有時候會藉由觀五蘊的方式去消除補特伽羅「我」。(英譯:所以這裡當我們觀察或根據心性的直指介紹時,這就叫見地自上而下,即先介紹見地、然後修行(譯按:依見而修)。所以我們要一步一步去修行,我們稱之為道,這也是從分析、檢視我是否存在開始。)根敦群培之前吟唱了一段道歌,在這裡面他將我執比喻為天女,然後依次第的狀態去闡述天女,也就是這個我執是如何生起的〔,以及其如何服務於輪迴〕,極為容易理解。

他說沒有人知道的天女,從卐字所生,〔我們將之標示為成熟意識(mature awareness)〕。「雍仲」或卐字,它是非常堅固,牢牢地將我們束縛住(英譯:我們用藏語「繩子」來稱呼「雍仲」,這些天女就被這些堅固的繩子所束縛),〔它是固定在這些天子上〕。我們的身體受到食物飲食等的束縛,因為沒有食物飲食的話就沒有辦法生存。我們的身體受到外在美妙境(外境)的束縛,這樣的枷鎖鎖鍊,就像是一條一條地連著,深深地將我們綑綁住,所以我們身體感受到不舒服的時候,也會間接地影響到心理。

所以我們想將這樣的繩索斬斷的話,沒有能夠下手的地方。為什麼無從下手的原因是因為有時候我們自己也不想。因為斬斷的話,我們的身心會分離,那這時光明就會顯現,但是我們對光明沒有追求。(英譯:有一處我們可以切斷,但沒有人願意切斷這條繩子。那就是當我們證悟或之後中陰報身的形象在我們內在生起。)

無從下手的原因是因為不了知,當我們智界合一的時候,我執便會消融,會契入法性的真如——法性的本然狀態,但是我們不知道。(英譯:有一個地方可以切斷,但我們沒有人真正知道,因為那時意識和法界融合,一切都在其中崩解,所以這就是為何我們不知道在哪裡切斷。)所以我們的心就像是天女一樣,這邊講的如(被比喻為)天女般的心(心性)是離一切世間戲論的,雖然她能夠輕易的到達彼岸,而且她完全的不對世間有任何眷戀,但是因為她的腳被鎖鏈給困住。(英譯:她的故鄉並不在這裡,卻被一條繩子綁在輪迴這個大城市裡。)

所以只要我們還未斷除我執,那麼就等於還沒有斷除這樣的鎖鏈,所以因此我們對心跟身是沒有辦法分離的。身體所遇到的任何感受都會傳遞到心理、會影響到心理。心的不舒服也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英譯:直到繩子斷裂前,我們都會感覺到或經歷輪迴中的任何痛苦,直到身心分離。)所以就像是這個繩索,我們綑綁在天女的腳的腳拇趾上面,所以我們我執強烈的時候,就等於說是在拉著這個鎖鏈;而我們的我執比較輕微的時候,就等於說是放鬆這個鎖鍊。

所有人任何人都沒有去想到要斬斷這樣的鎖鏈,因為我們我執太重的原因。而且我們在今生的追求其實都是追逐我執的,今生的任何追求都是結合我執的。所以大家可能會害怕這樣的鎖鍊被斬斷。現在這個時代也有人在聽到五蘊假合是不存在的時候,有些人就無法接受,有些人在講到法無我的時候是摀住耳朵、蓋住頭請求不要再繼續講下去。

甚至我們會覺得說,這條繩索不要斷比較好,甚至會將它繫得更緊。但是這個繩索它不是一般的繩索,它就像是佈滿荊棘的繩索,所以每次我們去觸碰到它的時候,都會帶來痛楚。所以當我們在世間當中做的學習,都是為了要去除這些荊棘的刺〔,而不是繩子〕。所以我們要去除這些荊棘,付出了許多的努力,我們今生的努力都在去除這些刺、這些荊棘。

我們大家〔都在做永無止境的事情或工作、〕去就業,這一生所做的世間的任何事情,〔每個人都涉入其中〕。要去除心中的苦楚需要仰賴法(修行),而法也有分為有相和無相的,大圓滿在這當中是屬於最為殊勝的方法。〔英譯:而真正消除這些痛苦的修法,就是佛法。在佛法中,此修法稱為「本覺安住」(Rigpa Chogzhag, rig pa cog bzhag),這是最好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做迴向發願。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Day4 PM(1)

文章SW » 2024-11-11, 20:09

2024/10/09 05:00AM文殊大圓滿願文教授(Day4 PM)

(上半場15:00)請大家以純淨的發心,向上師及所有一切傳承導師做祈請,同時作為大乘的行者,請大家生起菩提心,並且以菩提心做攝持;同時大家都是修行密乘的,所以生起對一切情器的清淨觀。請大家鬆弛自己的身體,然後以正知念來聽聞。

到目前為止所講述的,就是大圓滿基道果無別發願文的、根據在講解其立斷層面的開示。在本淨立斷層面,我們所說的是就是二諦。(英譯: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讀完了文本,它是關於基的思想和虔敬心,特別是基於本淨的立斷修法。當我們談到基於本淨的立斷的時候,我們就是在談論本始基的真實本性。)當我們在講本淨的時候,所談的是難以測知、難以被證明(難以證得)。要證得本淨的自性,沒有辦法透過勤作或無勤、沒有辦法透過善惡,沒有善惡。(英譯:本淨的本性不存在善惡。)對要現證本淨……。(英譯:為了證悟的目的,有透過精進的修行和不經過精進的修行。)

在大圓滿當中所說的有勤作,對其他的乘門來講的話,還是屬於無勤的層面。所以從身心不做身語(身心)的改造,讓心安住於無有改造的〔心性〕狀態當中。但是在行持的過程當中,還是有很多需要謹慎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在之前我們要說:對於見地要勇敢,但是我們的行持、修行要謹慎、要膽怯、要怯弱。在說有勇氣的時候是:有信心,認為自己能夠做得到;膽小的話就是:對於很多事情都沒有信心,認為自己可能做不到、沒有辦法達成這樣的標準。

貢唐滇貝卓昧當時他這麼說:如果你認為沒事、應該沒有什麼事的,就這樣去做的話,未來當成果顯現的時候,就會知道它到底是不是會有負面效果。反之如果我們對於一切事情都是非常地畏懼,認為不能這樣去思考、不能這樣去思維,這樣會有異熟果、不能這樣去做,這樣的話會有業果,這樣的話就是來到了你做什麼事情都可以的境界。(英譯:所以當我們說你是膽小鬼時,你什麼都做不了。你說:我不能這樣做、我害怕去行動。)

貢唐倉、多竹仁波切,兩者據說都是同一成就者的化身,都是伏藏師桑傑林巴的轉世祖古,所以他們的教言通常都蠻相似的。所以貢唐仁波切很多時候都會持反對意見,但是在他的著作裡面,對於蓮師的教言都沒有……。(英譯:據說貢唐仁波切批評每一位喇嘛和傳承,但他沒有批評過蓮師。)在他的一本著作,叫做《佛陀教誨之勝義諦》(The Ultimate Truth of the Teaching of Buddha),在那裡面講到了一些對關於大圓滿的部分是反對的(他批評大圓滿教法的方法),但是對於大圓滿的見地則是沒有反對。

貢唐仁波切(早先的貢唐轉世祖古)他是能夠背誦文武百尊儀軌的,都有辦法背誦在心裡面的〔,也能給此文本的教授〕。大家不要覺得說〔我〕在講〔授〕大圓滿的時候,講到一些其他〔傳承〕的舉例,〔你認為根本沒有關連〕。貢唐仁波切在他寫一封信,給某個格則摩訶班智達的信件當中,就有讚嘆大圓滿。在這邊有一段故事是,當時格則摩訶班智達他受到蒙古王的尊奉,就被封為國師。當時這段歷史是摩竹仁波切這位大師的授記。當時最有權力的兩位上師,是一位是貢唐,另外一位就是格則摩訶班智達。

即便我們的見地是戲論的,我們的行持要根據菩提心而行,要避免傷害眾生的行為。所以我們之前說:見地要如同天空一樣的寬廣。(英譯:當我們比喻見、修和行時,這個見的例子就是虛空。若有矛、木樁在你頭頂上轉,虛空也不會受到傷害。)所以說見地要如同虛空般寬廣,修行、禪修要如同日月一樣的光明,行持要如同〔地面〕,〔非常〕穩固的意思。

所以我們在禪修的時候,也要結合信心、悲心、智慧來修,否則如果我們修持的方向是讓我們變得越來越愚鈍,就像在黑暗當中走路的話,我們的智慧和功德都慢慢退減,那就等於我們在愚癡黑暗中做修持。(英譯:禪修應該要像日月一樣,這意味著一旦你近修或修習禪修,你的虔誠心和慈悲心就會增加。所以一旦你禪修得越多,你的心反而變得更加愚鈍、健忘等等,這些都不是禪修的好徵相。)(31:26)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法寶典藏」再次中譯噶陀仁增千寶仁波切《文殊大圓滿願文釋論》

文章SW » 2024-11-11, 21:12

2024/11/11 09:00PM 起,法寶典藏有徵得寶上師的同意,開始於 Youtube 頻道翻譯這次寶上師於美國傳講的〈文殊大圓滿願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8IMwAeqTC0

目前是採隔一日翻譯的方式,係根據英譯來做中譯。可以關注後續直播,也可以離線觀看。中譯預計十三講翻完,每次兩小時(寶上師講藏文部分有增速),今日首播為晚九點到十一點。

此翻譯亦同步在桑吉佛網直播: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hUcDklpJds

文本下載:https://e.pcloud.link/publink/show?code=k5Qy6alK

法寶典藏師兄提及這位英譯者,堪布益西,是美國柏克萊大學的佛學博士,也是大圓滿的學者和修行者,曾傳講過《法界寶藏論》;Day 1 AM 由於不熟悉堪布的口音,許多處沒有翻譯完整,希望後面可以盡快熟悉他的口音。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Day4 PM(2)

文章SW » 2024-11-12, 21:20

在大圓滿的成就者(瑜伽士)當中,有時候他們會對法沒有執著〔,因為這叫做法的窮盡、心的窮盡〕;因為對於輪涅這些希懼的念頭執著都去除了,有時候他們會如同小孩子一樣。這是特殊的情況〔,或特殊的個人〕,不是普遍的情況。

當我們說我們的修行或行持需要如同大地一樣穩固的時候,指的是對於三昧耶戒,對於我們所承許的這些都要很謹慎。我們說我們的行持要與時,跟時間是結合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見地跟我們的修行兩者是配合的、是契合的。(英譯:有時我們也稱行為應順應時代或世代。)

我們的地有時候會有高有低,不會一直都一樣,所以當我們在地上行走時,如果不小心的話,就會跌倒。我們的行持應該要根據、配合身邊的眾生有情〔的作為〕。就像是有一個大力士跟一個小孩子,我們沒有辦法去要求這個小孩子他能夠做到像大力士能夠做到的狀況,因為他們的體型、體力都不一樣。也沒有辦法要求一個兩歲的小孩子,能夠完全通達有了一輩子經驗的人的歷練。

所以我們不能說:我的見地很高,你要來配合我的見地;或者是說:我的行持很穩固,你要來配合我。因此,龍欽巴大師就說:一切所緣具相的修行,之後就講述了關於了見修行的開示(首先是真正的禪修和行持的主要練習,然後便給了這些教誡)。他說,見地應該要是,如果對於見地沒有信心,認為自己有了見地,認為自己的見地是無戲論的,那這樣子是自我欺騙而已。

例如在第一世敦初法王,在那個時候也發生了這樣的一個情況。敦初法王第一世,他是極為嫻熟,非常博聞,他講了很多的大圓滿開示〔,也有很多授記〕。在〔其中一個〕授記裡面說:在他的傳承裡面會有十三位虹光身。後來只有三位沒有證得虹光身,但是其他都證得虹光身。

在他的傳承當中,有一位大師,叫作 林卓貝瑪龍多蔣措, 他一生當中做了許多的講編著等的法教,但是最終沒有證得虹光身的成就。在蓮師的授記當中,確實是授記他會證得虹光身成就的,但是他一生當中都在行持利他的許多菩薩行;他是極為博通的,在一輩子當中都做了很多的講授教學。

另外一位大師是果色旺波策若蔣措,他也是曾經被授記的。他的種姓裡面,他的家族裡面很多都是大上師。後來他修了臧巴拉財神,獲得了很大的財富,然後就到處去利益眾生,所以沒有機會修持虹光身成就的法門,就沒有成就。在他的故事當中,很多都是非常有錢,有很多的馬,有很多的財物、資財,到哪裡都是從財〔上面〕利益很多眾生。我和〔我的〕老師也曾經去做侍者。。

據說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在色達、果洛那一帶最有錢的喇嘛是〔另外一位祖古〕望希旺波,再下來其次就是果色旺波策若蔣措。所以如果你懂得累積資糧的話,有錢可能會幫助你的修行;但如果你不會累積資糧的話,有錢可能會變成一種阻礙。再來第三位沒有辦法沒能成就虹光身的是,據說有兩種說法,有些說是敦修法王的法王子(最小的兒子)董札,有些人說是另一個人。

所以我們要去行持,如果我們不去行持(我們並不是說僅僅認識到這種觀點還不夠),即便是蓮師有授記,但是你沒有修大圓滿的話,授記的果也是沒有辦法現前的。透過敦珠林巴的傳播大圓滿法,在果洛那一帶許多人都修大圓滿而證得了殊勝的成就。同時也有一些落入了顛倒的見,認為自己已經證得了空性,認為沒有被殺的羊,也沒有殺羊的我,這樣的情況也發生過。他們說:沒有一個殺羊的我,不存在,被殺的羊也不存在。

所以〔龍欽巴大師說,〕如果我們不具有(證得)離戲的見地,在這個見地還未現前之前,以為自己已經證得了,那這就是還沒有去除執著,這樣的話就只是自我欺騙而已。雖然說沒有特別有一個要觀想的境,但是其實也是有需要做觀想(串習)的,是要長時不間斷地做禪修、做觀想(串習)的。

過去大圓滿的祖師,堪布門色仁波切說過這樣的,噶千仁波切也跟我講過,聽過堪布門色跟他講過一句話說:你去踏遍鐵鞋的意思,就是到各地去把鞋子都穿壞了,還不如在坐墊上打坐,然後把坐墊坐壞。這跟密勒日巴的故事,最後他向〔岡波巴〕展示了他的打坐的老繭,故事是一樣的。

有這樣的一個說法,堪布門色仁波切說,如果我們的禪修就像是小鳥在喝水一樣的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小鳥在低頭喝水之後,喝沒幾口、喝沒有幾滴,就馬上抬起頭來,很警覺,所以這樣的話是不長久的。這是說這個時間太短的意思。我們〔一開始就〕要下定決心,要長時間的觀修(禪修),否則認為一兩天內就會成佛,這樣的很短時間的去禪修的話,我們所希求的結果就沒有辦法達成。

就像密勒日巴早年的時候,〔因為他的老師(雍登喇嘛尊者)說:如果你白天禪修,你就會白天解脫;如果你在晚上禪修,你就會晚上解脫。(晝思維,晝成就;夜思維,夜成就。)〕他自以為:我這樣的一個根器這麼好的人,應該一下子就會成就了;我又是這樣一個具足善緣的人。後來他就沒有修成大圓滿(沒有從那個特定的修法中獲得證悟)。(51:57)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Day4 PM(3)

文章SW » 2024-11-13, 22:46

所以我們在講到修行的時候,我們要依止過去上師的傳記,他們就是我們隨後行者、追隨者修行的榜樣。我們在講說密勒日巴的這個故事的時候,並不是要貶低(批評)大圓滿。密勒日巴也曾經說過:我從前方證得大圓滿、從後方證得了大手印(我有很多痛苦,大圓滿造成的痛苦在前面,大手印造成的痛苦在我背後)。意思就是說他兩個都有修。

所以即便是具足緣分的人,也是需要奮力下功夫的,如果不下功夫的話,否則果實便沒有辦法現前(你還是需要修行,你不能光坐在那裡說我是幸運的)。如果我們得到了非常殊勝的法門〔或灌頂〕的話,僅僅得到是沒有用的,我們要精進於修行,否則的話,法就浪費了(那麼所有的努力都是毫無意義的)。所以〔同理〕,即便我們認識了見地的本質,但是依然是需要……直到達到程度(完全圓滿禪修)之前,要持續修持的。

〔這裡第二個是禪修,〕龍欽巴大師說,如果對於我們的修持,在修行上如果沒有任何進步〔或增強〕的話,如果修持沒有產生作用的話,認為未來會達到沒有念頭的境界(那就是造作的禪修,它哪裡都到不了,那是一種錯誤的禪修),那只是在欺騙自己。〔造作的禪修對於發展真實的禪修沒有任何好處。〕無修整的禪修……(英譯:這就是造作的禪修。)如果你要說你是一個好的禪修者,但是你沒有從禪修獲得任何體驗的話,那這是虛假的(他說這樣講是最容易的)。

所以如果我們閉上眼睛,閉上嘴巴,然後就很坐直、挺止地在這邊打坐,但是內心有許多念頭奔放的話,大家也會以為你是在打坐〔,沒有人看得到你的心〕。不過,是有神通的人知道你的內心有很多的雜念,否則一般人是沒有辦法去辨認你的禪修狀況的。當然,如果是有智慧的或有能力的人,透過跟你之間的交談,以及你的作品寫得如何,會有一個量可以去衡量你是否達到,是否有在禪修(具有多少知見)。

例如,我們的信心是否有進步,我們的悲心、我們的智慧是否有增長,我們從穩定的層面,或者是明分的層面,看看自己的禪修功夫如何,這些都是〔我們自己〕可以去衡量的。

所以龍欽巴大師說〔到行持〕,如果我們的行為放逸、不守分際的話(不受這些危險行為或不良行為的約束),那就像是一個瘋子,具有遮障、具有雜染的行為,那也只是自欺欺人而已(這些行為也會欺騙你的心)

所以,要做到正知正念不放逸,對於我們修行的人來講,都是最為困難的。佛陀〔般涅槃時〕的最後的遺言當中,當時也說了,正知正念是很重要的。寂天菩薩說:我向你們合掌做請求,你們即便遇到性命交關的時候,也不要丟失正知念(正念,the mindfulness,)。在大圓滿的時候也是說,唯有能透過正念才能夠證得心的實相(依賴正念才能證悟)。所以,當我們在講正知念的時候,正知念的深奧與否、甚深與否,也會跟我們所接受的乘門是有關係的(無論經教或密續,此二者都是主要的修行)。

所以在大手印當中也是這麼說的,不論是說我們要如水流般的、維持如水流般,又或者是……總而言之,都是指說唯有正念才能夠證得實相。(英譯:需要依靠正念是所有佛教的傳統。這關於大圓滿傳承,也談到了正念的續流,我們也稱之為連續三摩地。)所以,如果我們的行為不契合,沒有結合正知念的話,這些都會去欺騙,我們都是欺騙自己的(造作的行為就會欺騙你的心)。

就我的上師席欽翁珠仁波切說,衡量一個修行者好壞,不在於他的智慧,不在於他的戒律,而是在於他是否具有正知念。他在想他們是否具有正知念。單靠正知念也能夠很好的修成六波羅蜜多(六波羅蜜多也會自然地生起)。如果不具族有正知念的話,我們也沒辦法持戒的話,也不是持守不住,布施也沒有辦法達到,更沒有辦法修安忍。

所以我們看到有些人,他在有一點衝突的時候,就口出惡言,完全沒有辦法控制,最後悔不當初,然後再做懺悔。這些都是由於喪失了正知念,沒有辦法維持正知念的過患。
正念對於一個修行者來說,是最困難的課題,同時也是最為重要的課題。我時常跟大家說:在所有苦行當中,最為困難的就是維持正知念。住在一個洞穴裡面,大家可能覺得很困難,但是我也住過〔很多次〕,不覺得有什麼困難的。(01:08:53)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Day4 PM(4)

文章SW » 2024-11-14, 17:35

一個人在靜處獨修〔許多年〕,沒有什麼困難的,我自己也是這樣修過。如果飲食匱乏,沒有太多吃的、沒有太多喝的,一點點食物也可以維繫生命,這個我也遇過,沒有覺得有什麼困難。我自己的經驗裡面,有時候有幾天不吃,〔七、〕八天不吃或一個月不吃,只靠水而度日,這些我也遇過,它也不是一個難以企及的事情。衣服也是一樣,沒有什麼太好的衣服,就一般的衣服也是可以度日,沒有覺得務必要有什麼樣的衣服才有辦法生活。如果沒有任何的資財,沒有任何的財富,也是可以度日的。例如有些人在沙漠裡面也是可以生活,或者說在地面上的小床(小盒子),他們也是可以生活的。所以有錢也沒有關係,沒有錢也是依然可以過生活的。

在這邊我講一個故事,過去我在美國的時候,跟台灣的一位86歲的喇嘛聯絡,他是一個極為認真修行的人〔也是一位學者〕。我跟他說我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法座,很多上師祖古〔坐過這個〕法座〔,但法座本身品質不是很好〕,然後表現得很開心。但是藏文裡面的「法座」還有「一萬塊」(一萬)是同一個音,所以他就很納悶說:「你拿到了一萬塊,是美金一萬塊嗎?怎麼表現得這麼開心?過去都沒有看到你有拿到錢這麼開心,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情?!」喇嘛就說:「我跟了你二十年,沒有看過你為了錢這麼開心!」〔他就覺得很驚訝。〕但其實那時我講的是法座,所以就是之間有發生過這樣一件烏龍的事情。

就像在密勒日巴的傳記(在他的傳記)(譯按:可能指那位喇嘛)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到):當我們禪修者年紀越來越大的時候,對於某些東西的執著也會越來越大。所以那時候他可能在懷疑我是不是年紀大了,所以對於錢的執著也變大了。(眾笑)但是當時我〔之所以開心〕是覺得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緣起,因為這一個法座是許多〔殊勝的〕上師曾經坐過的,它具有這些上師的加持。在藏文「斥」是法座的意思,「斥」同時也可以是一萬,所以他將「斥」兩個意思搞混了。

所以說沒有錢的話,基本上也是不打緊的。但是相反的,如果我們喪失的是我們的正知念的話,我們的修持、實修就沒有辦法維繫(就無法步入正軌)。雖然通常我們會說在密咒乘當中是會將煩惱轉為道用的,但是遠離煩惱有許多種方法。就像阿里班智達所說的,我們面對煩惱有許多種方式,遠離……轉為道用(有斷捨煩惱、轉化煩惱)等多種方法,但是當我們在煩惱熾盛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排除、解決。

但是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不忘失正確見解〔續流〕的話,不論任何的煩惱生起,都能夠變成智慧的助伴(智慧的因)。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安住於正確的見地〔狀態〕上面的話,如果我們追隨煩惱而走,那麼這些煩惱必定會帶來業,必定會讓我們造作業〔及惡習〕。

一般來說的話,五毒確實是五智,但是理解本身並不足夠的。我們不僅需要認識五毒、五煩惱,同時也要將五毒轉為五智,要有能力在五毒當中認識而轉為、顯現五智。當我們在煩惱生起的時候,在那個當下要能夠明朗地現起本智,〔需要認出來,〕應該要能夠做到這個程度。如果我們不去管我們的本智、智慧是不是有明朗地顯現的話,那我們就會受到煩惱的支配。(英譯:如果你的智慧變得微弱、暗淡、不明亮,而你的情緒卻越來越強烈,那麼你的修行就不好。)

就像我們將我執煩惱譬喻為是柴薪,讓我們要燒火(木材)的話,〔木材就是煩惱和我執,〕首先也需要有點火星或火柴能夠點燃〔成大火〕,如此才能夠焚燒我執和煩惱。如果我們只是一味錯誤地認為柴薪是火的燃料,但是沒有點火,就是一直堆砌柴薪的話,那柴薪也不會被焚燒,它就會從始至終是那個樣子。所以如果我們認為煩惱是本智,但是卻沒有認出來,就任由它生起而造業的話,那帶來的結果就是會累積很多的業報〔,就永遠不會生起或證得本智〕。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才剛開始點火,火都還沒有燒起來的時候,你就繼續添很多的木材的話,那火也會被熄滅的。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的智慧的力量還沒有顯現,我們禪定的火還沒有燒得很旺的時候(當我們的智慧火還很弱、剛起步時,我們的三摩地或禪修之火還很弱),這個時候添加很多的柴薪也會使它熄滅的。如果這個時候生起很多煩惱的話,我們禪定的穩定的功夫也會被摧滅,那明分的功德也會被遮障、遮染,那這時候我們的禪定就被消滅了。反之,如果我們禪定的功夫很穩固,本智的力量也展現出來之後,這時候煩惱對它(禪修)並不會造成任何的迫害,不會有任何的影響。(01:25:13)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493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上一頁下一頁

回到 大圓滿教法相關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譯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