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直指自性本覺(Introducing Directly the Face of Rigpa in Itself)
由於見尚未被揭露,所以首先是指授見的方法。一般說來,有許多方法可以實證見解。在經乘辯證道,會應用辯經的方式(註27)〔來推論〕,也就是將佛陀及偉大上師們在經書上的教誨,經由邏輯和推理,而達到對見解的領悟。依據密咒乘的共同方式,經由第三灌的智慧灌頂,我們在第四灌時被引介到真實、究竟的智慧。這裡,依據實修傳承中偉大上師的不共方式,心的本性——本覺的面目,在概念化心消融的那刻被指授出來。
在迷妄思維翻動的波浪中,追隨感知對境的粗重的念頭遮蔽了心真實本性的本來面目。因此就算向你做直指介紹,你也無法認識它。因此為了要讓這些粗重的妄念沈澱並清除,「首先自心鬆坦住」(First, relax and release your mind)。
你被直指到此自生本覺,這個見在這裡被指出來。我們被直指到此本覺在一開始會如此困難,是因為我們心中有許多正面和負面的念頭,一個接一個地生起。同樣方式,很難在一群人中對你指出某個人而讓你認出,但是一旦介紹你認識這個人,就算在一大群人中,你也隨時可以認出他。
所有的念頭都滲滿了淨覺(pure awareness)的品質,但只要這些念頭束縛著心,本覺就無法全然赤裸地坦露自己。這就是為什麼根本文說:「首先自心鬆坦住」,所以你不要讓念頭製造那種干擾,應該要放輕鬆。
然而,讓自心放鬆不造作這本身就是淨光的智慧(wisdom of clear light)。有造作的修道將永遠無法帶領你證悟自己的真實本性,而為了表示此一無造作本俱智慧就在你之內:「不縱不擒無分別」(Neither scattered, nor concentrated, without thoughts)。
這個自生本覺已經存在我們之內,我們可以稱它為「真實本性」(genuine nature)。但由於念頭的暫時性影響,使得它無法彰顯出來。為了讓此完全自然的本覺其真實而持續的狀態變得清晰(clear),必須清除掉暫時性的念頭。這就是為什麼根本文說「不縱不擒無分別」。
一個初學者也許能夠讓心自然地安住,然後試著保任它。但是因安止狀態而生起許多「樂」、「明」、「無念」(bliss, clarity and non-conceptuality)的體驗時,要避免對這種體驗的執著(fixation)是不可能的:「平等鬆坦自然住」(While resting in this even state, at ease)。
僅僅讓心安住而無攪動是不夠的,即便它是如此,你會體驗到樂、明的滋味和無念的狀態,這些會對你體認本覺造成障礙。
(達賴喇嘛《大圓滿》pp. 68-70;原文 pp.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