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夢者班/做夢者班 II

本論壇自 2009 起分享南開諾布仁波切之教法,目前歸屬於象雄文化。Email: dreamworkforum@gmail.com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

《上師瑜伽》、《金剛歌》、《水晶與光道》、《日與夜的循環》、《金刚萨埵大虚空》、《觉性杜鹃》、《吽之封印中阴引导》等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译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

文章SW » 2012-03-08, 14:51

2009/07/22 Wed, sunny, outdoor 37-32°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既存知見無法解脫

看了《大圓滿》中文版,對大圓滿教法的傳承有更清楚的了解,可能之前看英文名比較不知道講誰。譬如說大圓滿這一劫的人間祖師是噶拉多傑,他傳給大弟子文殊友,下面一個就是師利星哈(秋竹仁波切前世),但在鄔金國的師利星哈跟文殊友的時代相距一百年,所以他是在淨相中獲得傳承。師利星哈分兩支分別傳授大圓滿教法給毗盧遮那跟無垢友(貝諾法王前世),所以秋竹仁波切跟貝諾法王一直是師徒、徒師關係繼續這個傳承。

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偉大的大圓滿上師叫安頓竹巴,南開諾布就是他的轉世。而大圓滿教法本來就不是宗教,不過是藉佛教與苯教作為載體而流傳下去。因此大圓滿教法不要求行者放棄任何本業或現況,也不認為光依宗教的儀式或文化學習能夠真正獲得教法的精髓,這是我們接觸大圓滿必需要了解的。

「所以行者以平常的方式過生活,除了覺照之外,並不需要其他律條,經常安住於本然合一的狀態,將他的境界與經驗中生起的任何事物合一,而外在絕不做任何表現以顯示自己是在修行。」(《水晶與光道》p. 37)

大圓滿本來就不屬於佛教,只是藉由這樣成熟的宗教好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南開諾布也要我們發覺自己的限制,好打破它。就好像障礙有煩惱障跟所知障,一位資深行者可能不為煩惱所困所擾,但是即便是些微的所知執著,也會無法解脫。原句是這樣說的:「層次高的老修行,亦可能會犯上嚴重的所知障礙。所以,儘管有些人已經擺脫了貪著與情慾上的煩惱,並有一定程度的禪定能力,但如果他依然對知見抱存有概念和理想的話,那這行者仍然被遮擋在解脫門外。」(《大圓滿》p. 118)

而我覺得某佛友就是這類人。他怎麼說南開諾布仁波切呢:

「大圓滿的傳承你適不適合從南開諾布上師處得?最好謹慎一些、問明秋竹仁波切。因爲我們初學者鑒別力不高,即使南開諾布上師本人是證得大圓滿的上師,但我們從他那裏學到的部分,究竟是佛法還是苯教,是不一定的。很多書都可以做參考,但只是幫助我們加深對主線的認識,主線還是自己上師的引導。雖説一切的上師都是一體的、金剛持或者普賢王如來的化現,但是因緣不同、化機有異,跟緊一位最主要的上師按部就班的學,是最有成效的。」

南開諾布仁波切終其一生都是在西藏佛教裡修學,他之所以會被貼上苯教標籤,是他到義大利任教後著手研究古代西藏文獻裡才發現苯教傳承裡也有大圓滿教法,雖然較為簡單。他沒有獲得任何苯教上師的教導,更別提法本秘笈了,如何能教導苯教?真是莫名其妙的事。

而我現在藉由接觸南開諾布的大圓滿著作進一步體認秋竹上師的教導,這是很重要的觀點的改變,不然我以為秋竹上師總是在教大乘顯宗,而我對宗教特別是佛教文化沒什麼興趣。譬如,南開諾布提到大圓滿上師在接觸弟子最起初便藉由直指心性來建立師徒關係(一時找不到出處頁,容後再補),可能我第一次問師父問題關鍵的停格時間就是在介紹心性呢。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那洛巴的加行準備

文章SW » 2012-03-08, 14:52

2009/07/23 Thur, sunny, outdoor 37-33°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那洛巴的加行準備

接下來我們來摘《水晶與光道》第五章,講過的部分我們就跳過。「大圓滿教法的另一個西藏名字是大明點(Tigle Chenpo,或稱明體),明點是一球體。」(p. 61)我前天出體沒有忘記要阿字明點觀想,依然一起觀想大明點,也都能稍微感受它(類似明晰球體)。以前「資深佛友」老告訴我,一持咒明體就顯現,至少我出體持咒不下兩百次,目前還沒有自動顯現過。我覺得修習藏密體系完全是靠平日串習的力量,如果平日醒時意識不修,出體意識不會自動出現。在前面講到阿努瑜伽的段落,南開諾布說「感覺比細節重要」(p. 39),但觀想必需在醒時熟練後,帶到出體時修就很容易有感覺。

我在做夢論壇說,我幾乎可以肯定大明點(明體)就是明晰球體,但我一直搞不清楚的是,我出體時明晰球體不是應該在床上包著我的肉體嗎?然後我帶著能量體去「旅行」,前天在翻閱《老鷹的贈予》查文生時,看到一段:

「我們去的餐廳認識文生,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早餐。然後,在唐望的請求下,璜、吐馬開始談起他的旅行。他是個注重事實的人,冷冷地敍述著我無法理解的事物,我漸漸沉浸於他的故事中。最令我著迷的,是他描述著某些光束或能量束,交叉橫越在地球表面。他說這些光束不會像世上其他事物一樣任意變動,而是有固定的圖形。這個圖形與明晰生物內部的數百個亮點相互對應。

赫米琳達認為這些亮點是在我們的肉體內,但是璜、吐馬解釋說,由於明晰體相當大,有些亮點離肉體有三尺(90cm)遠。所以它們是在我們之外,但同時又不是;它們是在明晰體的範圍內,因此仍然是屬於我們身體之內。這些亮點中最重要的是位於我們腹部之前一尺遠,想像一條向前的假想線,這團亮點是在這條線右邊四十度角的方向。璜、吐馬告訴我們,那是第二注意力的一個聚合中心,如果我們輕輕用手掌拍擊那裏的空氣,我們可以操縱這個中心。」(《老鷹的贈予》p. 229)


這本書 2004 年我只買到影本,早就絕版了,而我也看了兩遍,可能我們可以來看第三遍。我至今還搞不清明晰體跟能量體的關係,我出體觀想大明點到底是能量體還是明晰體?南開諾布說基道果的基(Xi),「其意義是表示存在的根本本體,這個本體是在宇宙的層次,也是在個人的層次,蓋此二層次根本上相同,了悟其中之一,即了悟另一者,如果你了悟了自己,你就了悟了宇宙的本性。」(p. 63)

恰巧我開車上班途中在想我跟秋竹上師的第一問,他丟一個螺絲在地上問我了解這個以後呢?我竟然回答只知道一點、一部分。但是即便現在我知道標準答案,我也不能說知道一個就知道全部,我還沒有那樣的智慧,我所知道的依然只是概念而已。像阿字明點觀想,阿明點代表我們的本性,當明點消融只剩下小至心輪的小阿時,南開師說那就是我們的存在(being),什麼是我們的存在呢?

「然而『基』也不應被視為一個客觀自存的的東西,它是一種存在的狀態,在一般眾生它是潛伏的,在覺悟者它則是顯現的。
不但是在大圓滿,在一般教法中,神識不因肉身的死亡而終止,而會繼續輪迴,過去無量生中累積的業因促使再生,直至該眾生覺悟,業力被超越了為止。(p. 63)


我所關切的事物會越來越趨近本質,什麼是本質?不要每次都跟我講:人身難得、死生無常、輪迴是苦、因果業力。南開師之所以好幾本大圓滿書都解釋了九乘的主要論述與修行內容,但沒說我們要一直停留在低乘教法,直到滿足誰為止,因此全面俱進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方式,全都大致了解,擇一而修。我讀到《大圓滿》中文版說帝洛巴教那洛巴,哪有什麼四加行讓他做,他們住在山洞裡,光帝洛巴沒事說口渴,要那洛巴爬下山去村莊找水給他喝,那洛巴就累得半死,好不容易爬回山洞,帝洛巴拿拖鞋扔他,一砸之下就開悟了,為什麼?整天爬上爬下侍候上師就是他的四加行。

這段我找到了:

「『直指』是通過上師與弟子同在離戲之境中契合而實現的。例子可見於著名的印度大成就者那洛巴的覺悟,他是帝洛巴的弟子,……許多年來一直追隨奉侍他。這些年裡他從未接受過任何教法的宣講,而帝洛巴卻不斷地將他置於各種刁難的考驗中。(下面取水回來招砸鞋已經摘過英文版。)那洛巴因驚厥而倒地,在他甦醒時,智慧也已在他心中生起。這並非是帝洛巴創造的奇蹟,而是那洛巴年復一年的自我犧牲成了他接受傳承的加行準備。」(《大圓滿》p. 80)

我要說的是,傳統的四加行還是六加行只是一種前行準備,這種酷刑,或者 Sherman 曾比說是第四道裡的瑜珈苦行道,其實不是最主要的藏密修行,不如說是調伏內心,當然透過苦行也打通身體的脈結,算得上是一種身體的淨化,那麼上師直指的成效就有可能隨時發生。但你說藏密修行只是瑜伽苦行道,只著重在身體層面嗎?當然不是,而且也不是重點。好,如果是這樣,一個想要了悟自身存在本質的人的切入點,就沒有一定要從「人身難得、死生無常、輪迴是苦、因果業力」開始並反覆宣說,那是很僵化的佛教教學體系,I won't buy that,在這個多樣化的時代,許多人也會嫌聽膩了也說不定。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奇蹟

文章SW » 2012-03-08, 14:53

2009/08/13 Thur, cloudy, outdoor 27-35°C, indoor 29.5°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奇蹟

今天換摘《大圓滿》新加坡中文版。我真的不喜歡持咒觀想,蠻令人分心的,也感受不到什麼心靈修行上的進步。在這本中文版編者序當中,講到噶拉多傑在今天巴基斯坦的鄔金國,然後傳給文殊友再傳給師利星哈,他的兩位弟子一位是毗盧遮那,一位是無垢友,師利星哈跟無垢友的師徒緣分就這樣一直輾轉到今日的秋竹仁波切跟貝諾法王。大圓滿三部分兩路傳至西藏,心部與界部由毗盧遮那傳播,口訣部則由無垢友,蓮師也是師利星哈弟子,所傳授的也是口訣部,如此明白這樣的傳承下來秋竹仁波切的教授將以口訣部為主。但是就如同南開師弟子 Flex 所說,只修口訣部而沒有心部與界部的修持將容易流於幻想,這也是肯恩‧威爾伯《一味》提到一面處於禪定一面是個混蛋,那是有可能的,肯恩跟學貝諾法王,也是口訣部為主,就會有這樣的疑問跟問題。但師利星哈本人是三部皆備的,至於無垢友跟蓮師的傳承會不會只強調口訣部就不知道了。

這梯傳法是毗盧遮那的心部,年底還有一梯講到界部,事實上口訣部比較難修,是真正高根器的人才能被給予教授的,這也是秋竹仁波切不教的原因。

這書的第一章「個體(individual):身、語、意」,「當一位大師傳授大圓滿法時,他所傳的是一種認知的智慧。上師的目的在於喚醒學生,使之了悟自己的本初狀態。」「大圓滿法不要求人從外部進行改變,它要求是內部的覺醒。」(p. 34)而上師唯一要求弟子做的就是自我觀察。身我們了解,語是能量,前天有講到奇蹟,但我沒跟上打字,這裡有一段:

「從另一方面來說,通過影響外部的能量而創造所謂的「奇蹟」是完全可能的。這些控制外部現象的「奇蹟」事實上是因為擁有控制內能力量的結果。」(p. 38)

這本書摘過英文版我也不會摘很多,補述罷了。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什麼是壇城(mandala)

文章SW » 2012-03-08, 14:54

2009/08/15 Sat, cloudy, outdoor 27-35°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什麼是壇城(mandala)

昨天講到語也就是能量,具體可見的方式就是咒語的持誦。「語,呼吸和咒語的關係,……咒語是一系列的音符,其力量潛在於聲音之中。修行者可以通過重複的發音來控制某一特定形式的能量。個人的能量與外界的能量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繫,二者相互影響。」(p. 37)南開諾布說這方面的知識是苯教教儀傳統的基礎,可能是指 chanting,苯教是所謂薩滿體系,唐望也提到古代巫士使用咒語與繁複的儀式,只不過新看見者捨棄這部分,這就類似大圓滿不用密咒乘的方法是一樣的道理。

Pure and impure visoin,淨相與不淨相,在大圓滿叢書系列相翻成明相,這裡有明體所顯的意思吧,不然怎加個明?用英文來理解大圓滿要幸福多了,不然你去攤開大阿闍黎談錫永譯寫的,我們也要豎起大拇指說:He is a scholar, a real scholar! 把大圓滿寫得博大精深難以了解。

第二章出離道與轉化道我們不摘太多,只講講什麼是壇城(mandala),每次法會司儀老是說:「與會大眾向上師及壇城行三頂禮。」壇城在哪裡?總不是說那把高椅(法座)吧?「轉化的顯現在形相上的代表被稱為壇城,這是密宗修行的一個要素壇城可被比作本尊的清淨相在瞬間被攝下的照片,每一壇城的中心都有一位本尊;它象徵著原有的本初狀態,並與空大元素相對應。四個方位上分別有由顏色代表的四大元素,……,象徵智慧之功用所顯示的四種事業。」(p. 53)這四種事業分別是清淨(水/白/東)、忿怒(風/綠/北)、威懾(火/紅/西)、增益(地/黃/南),所以我是風,我是忿怒火爆浪女住台北,可是偏巧不怎麼喜歡綠色。

所以風元素不協調會失眠。第三章自解脫道,就是大圓滿。顯宗最喜歡講空性,梵文叫 Shumyata,如果你有聽開示的話。大圓滿某方面解釋說當發現本性,當然本性是空,但是有顯現這是潛能,空性加顯現才是完整的本性狀態,不是只有空。這點很容易跟大乘的唯識搞混,唯識認為佛性不空,有個什麼東西在,甚至創造出一個阿賴耶來儲存我們完整的犯罪記錄,還有大乘老講三身是佛的境界,大圓滿則說每個人都具足三身的潛能,這是三原始智慧,這裡翻成體相、自性、悲能,這肯定是大乘顯宗翻的,說起來就像是一地菩薩以上才有的 qualificaiton (世業功德),這個詞叫資格,但我們總不好說佛陀的資格跟金剛薩埵的資格,聽起來不會怪怪的嗎?好像履歷表一樣,所以很難翻哪。

好了,我們每天摘一點點就好。多講幾遍就懂了。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親見本尊三要件

文章SW » 2012-03-08, 14:55

2009/08/16 Sun, cloudy/raining , outdoor 27-35°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親見本尊三要件

繼續第三章昨天講到本尊壇城,本尊是報身佛,也就是開悟眾生,無論獅子頭的獅面空行母或水牛頭的大威德金剛,書上說「另一種不能排除的可能性」是他們「真正代表的是我們所未曾認識的某種異域生命」(p. 54)。在我出體也見過西瓜童子,資深佛友說是誰呀我忘了,我還看過大海蝸,還有很多奇怪的昆蟲及動物。

大圓滿目前只修一個白色阿字明點觀想算是很簡單的了,比起修本尊法要能成就那就真是太難的。他們密續常說某某親見本尊,那代表成就的徵兆,如何親見本尊呢?這裡寫了三種程序(factors)其實應該是因素:sound, light and rays。

「聲音是能顯現的第一步,在清淨界中以咒音生起。由於它是自生(應該是自發或自動生起)的(since it arises spontaneously,自發地生起),這類咒語被稱為「金剛的自然之音」(Natural Sound of Vajra)。修行中它的作用是將本尊之壇城的觀修與個人自身內能融合。光明是顯現的第二步,它是能量可被視到的一面,處在尚未成形相的階段。其後第三是光芒,本尊和壇城透過光芒顯現出無盡的型態與色彩了。每一個生命體都擁有這些程序(?)的顯現潛力。」(p. 55)

因為中觀不允許講自生,我查一下原文。翻的也是很不好,調位了,變得有點難以理解:

This type of mantra, called the "Natural Sound or Vajra" since it arises spontaneously, is used in practice to integrate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mandala of the divinity) with the function of one's own energy. Light, the second stage of manifestation, is the visible aspect of energy, energy still in a phase prior to its assuming any specific form. And then, thirdly, through the rays manifest all the infinite forms and colors of the mandala of the divinity. Every individual potentially possesses these three aspects of manifestation. (Dzogchen, p. 46)

這裡說到形象為成形之前的光的狀態,是可以被目視的情況,我想這也是「看見」能量的類似意思,當然唐望巫士並不是為都了要看見什麼本尊還是人類原型,如果每人都有這三項潛能,可以顯現為形相也可以是未成形的光,端賴聚合點聚合與否。而更真實的情況是:我們依已知聚合成明明知道、日常所見的事物;超出已知範圍的未知,還可以勉強聚合成我們想像的樣子,譬如本尊,獅頭還牛頭基本上還是有腳有手;但對於不可知的範疇,我想聚合點也聚合不出什麼怪樣子,連最好的看見者都束手無策,那時哪還有「三程序」,一切都只是光及光線纖維(沒法聚合的 rays),還不是第二階段的光而已,所以光必須結合光線纖維,就是事物的能量本質。

夢中不是每樣事情都是某種存有(being),投射的幻象並無能量事實,因此我出體時所見未成形的形相,並非是光及光線的狀態,而無疑像是解構的影像而已。可能接近孟羅說的思想包——他怎麼說的啊?思想能量球,那也未免太過於漫畫,他是不是看太多漫畫,每個人都帶思想泡泡寫字匣出體?好像帶隨身硬碟出場。我的經驗不是這樣的,心意的了解是立即,就像 it arises spontaneously,沒有看到有思想丟過來好陳述一件複雜的過往的歷史。影像剛剛說了,未成形、未聚合就飄在空中,看我要不要切入該場景,場景就會聚合好。這些不是具有真實能量的事物,只是 fantasy,illusion。

出體時光芒很少看見,可能是我明性不夠顯現之故。Partner 一開始也不是光芒,只是能量團,是有刺刺電電的,我不能說蓮師,我想我還沒到親見蓮師的程度,護法倒是有。書裡這裡說到「許多著述裡提到了不少根本密續都是由赴鄔金國(Oddiyana)求法的印度大成就者在途中便因通過淨相而得到該續法的傳授(received transmission by means of visions)」(p. 55)。這麼長都不斷句。不過目前為止,我都沒有接受到任何教導,更甭提傳法了。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能量對應於明覺

文章SW » 2012-03-08, 14:55

2009/08/28 Fri, sunny, outdoor 27-36C°, indoor 31.9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能量對應於明覺

進入第三章自解脫道,也就是大圓滿的修道。這裡說到顯宗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心性,或者說自性,也就是空性(梵語 shumyata)。南開諾布仁波切說:「空是一切存在的真實的、內在的狀態。當所指的是個體時,這種狀態便稱為『心性』。」(p. 64)

為什麼空性體悟會很難呢?夢境就是最好的經驗場所,一切發生於夢中的,既帶不出來也無法佐證什麼,或者巫士做夢可以證明也可以帶出層面的東西,但那些東西並不是在正常意識下觀看,同樣也要進入強化意識才能目擊到。

南開師經常說的三種智慧,體性、本性與內能,被稱為「基位三體」,分別對應於心性的三個面向或三種狀態,即靜態、動態與明覺。靜態指的是無念或思緒之間的空隙(空),動態指不間斷的思維顯現(本性或潛能),明覺則是「沈睡在我們自身之中,它需要一位上師通過傳承來喚醒」;「明覺不具備靜態或動態中所隨踵的判斷」。這意思是明覺跟能量有關嗎?

「原始智慧之三被稱為悲能(內能),其特點是它那不間斷的顯現。在大圓滿法中,對悲能(內能,能量啦)的解釋是理解基位(Xi,基 Base)的關鍵。法界,無論清淨或不淨,無論物質或精神,都是悲能(能量)在某一方面的顯現。為解釋輪迴與覺悟的起源,需要先表述悲能(能量)顯現的三種方式。」(p. 66)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現觀莊嚴

文章SW » 2012-03-08, 14:56

2009/08/28 Sat, sunny, outdoor 27-36C°, indoor 32.1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現觀莊嚴

Tsel, Rolba, and Dang (《水晶與光道》為 Zal, Rolba, Dan)是能量顯現三方式,但南開師開示時說「若巴」跟「當」,第一個也許我沒注意聽到。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若巴」,那就像是水晶球內或明晰繭內的放射,這裡南開師也說:「在密宗中特別強調對能量『若巴』(energy "Rolba")的認識,因為它是一切轉化法門之根本。」(《大圓滿》pp. 67-68)。能量「當」(energy "Dang")也很重要,因為那是淨相的一面,也被稱為莊嚴或嚴飾,意指「水晶球在仍然保持了自身純淨透明的同時,……能量無論在任何一種顯現中都仍然保持內在的固有本質」,「在禪定中,能量的一切顯現皆被視為對原始狀態的莊嚴」(p. 68)。

回到我們昨天摘的,講到靜、動跟明覺分別對應於體相(大圓滿同修會譯為「本體」,寧瑪派譯體性)、自性(寧瑪派譯自相)、內能(寧瑪派譯大悲),換做果位或說證悟來說就分別對應於法身、報、化身。

「法身對應的是體性(Essence),即萬法的空性。但在此狀態中明覺卻是完全蘇醒了的。法身超越了形態與色彩,彷彿是無垠的需空。報身是能量顯現其自圓滿的一面。它與基位中自性的明性(clarity)對應,與明覺相關聯。縱然以不復存在二元的觀點,化身乃以清淨或不淨的形相顯現而被體驗為獨立的個體。在此刻,明覺與外界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大圓滿》ppp. 69)

所以上面就是寧瑪派三句義:「體性本淨、自相任運、大悲周遍」的涵意,當然這是針對修道的果位而說的。接下來南開師說他在西藏時曾深入研讀有關般若教義的《現觀莊嚴論》,他也是宣講此論的高手,但一直以來未能了解此論中所描述的諸佛菩薩境界跟自身狀況有何關連。現觀莊嚴的莊嚴就是上面第三種能量「當」的顯現,也就是諸佛菩薩所見的淨相,即便當時佛學院的老師對南開師說應當意識到這也是對他自身狀態的描述,南開師坦承即便他是試圖這樣想但還是蠻困難的。直到他接觸大圓滿法後,才理解當初老師的話,重讀經文才理解其真實的涵意。

事實上我也買了一套很厚的《現觀莊嚴論》並煞有其事地研讀了幾頁,但是毫無所獲,別說看得懂了,連繼續看下去的希望都沒有。可能也是翻譯得太棒(有夠文言文),讓人望文生畏之故。

不管是說基位三種智慧 Essence, Nature and Energy,還是其所對應的靜、動與明覺,要達到明覺或說契入明覺,必須從靜態與動態的修法著手。這裡說「大圓滿的修行是建立在個體的兩種基本狀態:即靜態與動態。後者亦是行者通過融合思維的起伏而契入明覺的關鍵。……因此在打大圓滿法中,了解如何利用個體所固有的思維動態是至關重要的。」(p. 71)以上引述講到「個體」英文是 individual,個人。而所謂以前所摘英文版說「非禪定之禪定」(meditates without meditating),「最關鍵的一點是心無紛擾罣礙,在每一瞬間都保持明覺」(p. 73)(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ever to become distracted, maintaining the state of presence in every moment, p. 60)。

原來靜態跟動態講的是 calm state 和 movement,我還以為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契入明覺就是 integrated in the state of presence,明覺講的是 instant presence,那前段 rigpa 也說明覺怎麼回事?

When the introduction has been given by the master, the essence, nature, and energy are called "three bodies of the base." They correspond, in the path, to three aspects or characteristic conditions of the nature of the mind: the calm state (gnas pa), movement ('gya ba) and presence (rig pa). (Dzogchen: The Self-perfected State, pp. 55-56)

寫到這裡,英文比較容易懂。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大圓滿》:;直指是通過上師與弟子同在離戲之境中契合而實現的

文章SW » 2012-03-08, 14:56

2009/08/30 Sun, sunny, outdoor 27-36C°, indoor 31.9C° 《大圓滿》:;直指是通過上師與弟子同在離戲之境中契合而實現的

《大圓滿》第四章傳承的重要。有關前章「悲能」的註釋,原句是:「The third of the three primordial wisdoms is energy. Its characteristic is that it manifests without interrupton.」(註四)

「註四:Thugs rje ma' gags pa. 在很多外語的大圓滿經典的譯本中,被翻譯成「慈悲」(compassion),南開諾布仁波切認為這譯詞失偏、不夠全面(imprecise and partial interpretation)。Trung 是「心的狀態」(the state of mind),rje 則是「王」(lord),所以 Thugs rje 代表心之原初狀態所生顯之能量。在顯教,慈悲被認為是空性的能,因此亦稱為 Thugs rje 。根據大圓滿的解釋,慈悲只是能量諸多功能之一。(p. 75)

註六:Rig pa. 是大圓滿教法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詞,其字面含義為「知識」,但在大圓滿教法中,則代表對原初狀態的直覺認知和持續(intuitive and direct knowledge of the primordial condition, maintained as a living presence)。在本書裡,rig pa 被譯為明覺(the state of presence)或覺性(presence),雖然有時藏文 dran pa 亦譯作覺性,但更加指稱的是覺察心(presence of mind)。」(p. 75)

還記得唐望的《內在的火焰》封面語嗎?「一旦時機成熟○他們會被一股來自內在的火焰所包圍,然後從這個地球表面上消失無蹤……」,這第四章開頭也有一句:「『大遷轉虹光身』之境界,它所指的是軀體在沒有經歷一般死亡的過程下,透過一種物質元素重新融入其光明本質的轉化,而從凡夫眼中的世上消失了。」(p. 77)這個大遷轉虹光身就是 Great Transference into the Body of Light。

大圓滿的老師以三種方式傳授:口傳、喻傳與直指(oral, symbolic, and direct)。灌頂在大圓滿法中不是非有不可,「灌頂的真正意義在於智慧的傳授,而這往往只需要簡單的幾句話便可辦到。但一般上都得看弟子自身的悟性。」(p. 78)

我記得 2004 年(第三眼)莊圓師父也說我「必然」會怎樣,「什麼時候?」我問,「那要看妳的悟性,」莊圓師父說:「妳不要靠意志力,妳的意志力太強了……」他說就像鐘擺,擺來擺去、擺來擺去的,有一天累了不擺了,那就是空性,「妳要用空性去會合,」他說:「因為空才能吸納……」看看我,幾乎都背起來了,但是顯教只有一招就是空性,我真的悟性到那裡,所欲就出現嗎?我很懷疑。

以前我札記寫過這個直指、喻傳與口傳,分別是法身佛普賢王如來以意傳至報身佛金剛薩埵,金剛薩埵以持明表示傳承給噶拉多傑,大圓滿此劫的人間始祖噶拉多傑之後才用口傳傳授下來。

「這種解釋易使人認為有三位上師分別傳下三種不同的教法,但事實上這三種傳授方式都離不開上師。上師本身即是「道修」(the "path"),如果法身以直指法(direct transmission)傳至報身,則直指本身成不了道修(a path),因為報身並需要道修。事實上個體是同時由身、語、意三者組成的,這才是上師採用三種方式來傳授智慧的真正原因。」(p. 78)

口傳包括上師為弟子解釋原始狀態,及如何契入智慧狀態的修行方式;喻傳是上師以象徵物或故事及寓言來傳授明覺;「『直指』是通過上師與弟子同在離戲之境中契合而實現的。」(p. 79)(The direct transmission comes about through the unification of the state of the master with that of the disciple. p. 63)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大圓滿》:the teachings live in the individual

文章SW » 2012-03-08, 14:57

2009/08/31 Mon, sunny, outdoor 32-38C°, indoor 31.9C° 《大圓滿》:the teachings live in the individual

有一則龍欽巴前世的故事,比起我曾經是隻鳥,他是隻蚊子,但不是在普通人旁邊,牠在藏王赤松德贊(Trisong Deutsen)旁邊咬他,一巴掌被無意拍死了。後來因為這個因投胎成了赤松德贊的女兒,所謂「兒女是債、無債不來」,所以當然是來討一巴掌的債的。可惜這個蚊子福報不夠當久一點人,年紀輕輕就死了,你知道赤松德贊是蓮師弟子,因此看他那麼傷心,蓮師才告訴他這個前世業債好讓他寬心。

赤松德贊要求蓮師:「Please do something. What can we do to have some benefit?」這我不會翻,蓮師說:「不用擔心,雖然你女兒年紀小,她已經獲得一個非常重要的教法的傳承,that will greatly benefit her realization.」為了使藏王開心並利益將來,蓮師召回已死女兒的神識重新回到屍體,給予她 specific introduciton,並放了一個意伏藏於她的心中。

經過幾世以後,女兒轉世成為一位伏藏師 Pema Ledrel Tsal (1291-1315),他非常小時就具有許多能力,所有《空行寧提》(Khandro Nyingthig)的教法都是來自於他,他寫下來之後並給予傳承,其中第三世大寶法王非常感興趣也接受了該傳承,並成為此傳承的持有人。但在 Pema Ledrel Tsal 未及寫完全部《空行寧提》之前他又過世了,他才活了 24 歲。「There is also very precise reason why that happened. His immediate reincarnation was Longchenpa.」(p. 127)龍欽巴小時便自稱自己是 Pema Ledrel Tsal,後來更成為非常著名的學者,並繼續完成 Pema Ledrel Tsal 所寫《空行寧提》系列教授。

以上是關於意伏藏(mind treasure)的故事。所以蚊子也不要亂打,小心投胎到自己家成為討債鬼。當然龍欽巴前世的說法也很多,我不記得《發現雪山的全知法王:貢欽‧龍欽繞絳巴全傳》有講到他蚊子的前世,不過這本書序文說到:「貢欽‧龍欽繞絳巴是第一位集《毗瑪心髓》(寧提就是心髓)和《空行心髓》於一身的大師,造有譽滿雪域的《四部心髓》。……所以說,貢欽‧龍欽繞絳巴是大圓滿教法的集大成者,大圓滿教法的中興之主,真正的大圓滿祖師。」Pema Ledrel Tsal 所寫「Khandro Yangtig, one of the four Upadesha series of teachings included in the Nyingthig Yazhi.」(p. 127)

所以我們目前接受的傳承,主要是吉美林巴寫的《龍欽心髓》教法。說到上師,為到大圓滿第四章「傳承的重要性」,南開諾布描述他在拜蔣秋多傑為師前,早就夢過一個白色水泥房子,這在當時的西藏是很少見的,他看到一戶藍色門楣上寫的蓮師心咒,進屋後看見一位普通藏民模樣的老者,南開師在夢裡想他是否為一位上師。醒來後南開師將此夢告知父親。後來南開師家附近貴族女兒患了重病,打聽到一位擅長醫術的上師,描述了該上師住處附近的情形,使南開師與其父親聯想起那個夢便同去拜訪,南開師注意到周圍一切恰如夢中所見,該位上師接待他們的態度也彷彿早已認識一樣。

蔣秋多傑在村裡行醫為生,四周圍繞追隨他的弟子,形成一個類似人民公社自給自足的群落。在其他書提到,後來大陸赤化,中共解放軍前來解放該地,發現他們已經在奉行馬克斯主義的人民公社理念,是故沒有遭到任何改造與整肅,依然保持原有的純樸生活方式留存下來。根據村中的人說,蔣秋多傑來到該村時說自己七十歲,年復一年都說七十歲,但按村民推算,南開諾布來的時候,蔣秋多傑應該一百三十歲了。南開諾布回憶道:

「我在這位上師那裡住了好幾個月,開始一直難以適應該處的環境,因為我已習慣於從重要的上師那裡接受正規的、傳統式的教法與灌頂。蔣秋多傑表面上似乎並未傳授給我任何教法,而事實上他教我的是如何從自我構築的樊籠中解脫出來。」(p. 83)

南開諾布仁波切坦承即便是在修行多年之後,仍未領悟教法的真正涵意,況且蔣秋多傑一直都沒給他任何灌頂,他要求時,蔣秋多傑總說:「你並不需要儀式上的灌頂,你已經從其他上師那兒接受了許多。」(p. 83)但拗不過他的要求,蔣秋多傑還是滿了他的願,雖然搞了一整天灌頂儀式災難下來(蔣秋多傑並並精通誦讀、搖鈴鼓那套儀軌),最終,蔣秋多傑給他講了三個小時的大圓滿法的真正涵意。

「連續下來的三小時他侃侃而談,猶如在朗讀一部大圓滿密續一樣,以深奧至理完美無瑕的字句,向我闡明大圓滿法的真正涵意。最後他說:「這是大圓滿法三部的完整傳授。三部指心部、界部與口訣部。」這一夕長談將我的觀念完全扭轉,過去一切的理性認知徹底崩潰了。蔣秋多傑打開了一扇真知之門,使我了知到教法如何在個體中活生生的存在(the teachings live in the individual)。」(p. 84)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三種覺受(three types of experience?

文章SW » 2012-03-08, 15:17

2009/09/10 Thur, cloudy, outdoor 25-32C°, indoor 28.6C° 新加坡中文版《大圓滿》:三種覺受(three types of experience)

根本上師是什麼呢?我們摘過了,但是這裡中文又更清楚解釋:「上師是弟子通往智慧的大門,一個人可以豪無限制地從許多上師那裡接受教誨,但一般只有一位師父能喚醒行者心中的智慧,這位上師便被稱為『根本上師』。」(p. 81)南開師這裡說他也接受許多上師的教導和灌頂,但只有蔣秋多傑為他開啟了覺悟之門。

《大圓滿》第二部係根據毗盧遮那為《六句金剛偈》(Six Vajra Verses)所作的序文《覺性杜鵑》(Cuckoo of the State of Presence),而《六句金剛偈》則為噶拉多傑所傳,表述了大圓滿的基道果的核心內容:

萬物本體雖無二
遠離瑣碎之戲論
真象如是不可思
乃是普明普賢佛
應斷造作之弊病
自然安住便是定


下面這段我原文畫了問號,原來「明相」是 vision!這裡說:「佛教解釋說有三種『明相』:一種是凡夫俗子不清淨之業相,另一種是修行者修行時所體驗的覺受相,還有一種則是佛菩薩的清淨相。」

The teachings explain that there exist three types of vision: the karmic impure vision of ordinary beings; the vision of the "experience" that arise to practitioners; and the pure vision of realized beings. Karmic vision is the illusory vision ob beings in transmigration. It is called "illusory" because, depending on one’s karma, it arises from a precise cause. (Dzogchen, p. 84)

原先畫問號的是「vision of experience」,翻成「覺受相」就能明白了。「所謂『覺受相』,是修行進步的一種現象」(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results of practice) ,「比如說,在禪定的過程中,可以出現五大(five elements)內在協調(internal relaxation)的徵兆(sign),或者一個修密宗觀修法門的人會在定中觀見到諸如本尊以及其壇城等等之相」(p. 107)。此係因「我們每個人身上擁有無數種情慾以及活力機能,這些在道修過程中可以昇華出無數的體驗」。(Since the individual has an infinite number of passions and functions of energy, these can, on the path, give rise to an infinite number of experiences.)(p. 85)奇怪也,沒有講到情慾跟活力機能還有昇華啊?

事實上,在大圓滿中被廣泛運用的術語,是「無二」(noudual)而非「雙融」(union)。因為,「雙融」一詞寓指兩個不同事物的結合,然而,「無二」則表示從始以來就沒有一個重新復合(reunited)的概念。
大圓滿中的各式各樣的修行法門主要是用來增長修行者的覺受;因之而導致知見的提升,並且消除遮蔽智慧的惑障。
簡單地說來,覺受有三類(three fundamental types of experience):喜樂覺受(pleasure)、光明覺受(clarity)以及無念覺受(the absence of thoughts)。三種覺受與我們的身、語、意有著密切的關係。(《大圓滿》pp. 108-109)


很巧合,上週四中心上課,跟師兄教堪布雅嘎傳,他回答覺受,我沒會意還問他怎麼寫,覺受原來是經驗 experience,但為什麼不翻經驗就好了呢?這裡說「無念覺受」就是沒有念頭的空寂或者不受念頭所擾,「就是我們所說的心之空體,是心靈鬆弛的自然流露」(p. 110)(which we can also define as a "void" state of mind, is a natural manifestation of the relaxation of the mind)(p. 87);「光明覺受」,連結到個人能量——也就是語(voice)的面向,這種體驗有許多形式諸如感觸(sensations)或境相(visons)。

以上部分還沒摘完,剛好都是我英文版畫線的部分。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下一頁

回到 大圓滿教法相關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譯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2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