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夢者班/做夢者班 II

本論壇自 2009 起分享南開諾布仁波切之教法,目前歸屬於象雄文化。Email: dreamworkforum@gmail.com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摘要

《上師瑜伽》、《金剛歌》、《水晶與光道》、《日與夜的循環》、《金刚萨埵大虚空》、《觉性杜鹃》、《吽之封印中阴引导》等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译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摘要

文章SW » 2013-03-02, 14:33

我們開始摘一本暢銷書,我買了實體書但沒看完。

圖檔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1):

佛法修持的重點,並不在於刻意改變想法或行為,以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而是要認識到,無論你如何看待影響自己生命的那些遭遇,你原本就是良善、完整,且圓滿具足的。佛法修持是去認出自心原本具有的潛能。

佛陀體悟的是自己本性的一切潛能,而這潛能先前卻被二元觀限制住了。所謂的二元觀,就是認為有某個獨立存在、原本真實的「我」(self),和某個一樣也是獨立存在、原本真實的「他」(other),兩者是分離且對立的。二元觀並不是一種「性格上的瑕疵」或缺陷,而是根植於腦部構造和功能的一種複雜生存機制,但就和其他機制一樣,是可以透過經驗而改變的。

透過向內審察的功夫,佛陀認清了這種改變的能力。往後四十年,錯誤觀念究竟如何深植於心中,以及如何斬斷它們,即成為佛陀遊歷印度教學的主題,並吸引了數百位,甚至可能數千位弟子。兩千五百多年之後,現代科學家開始透過嚴謹的臨床研究,顯示佛陀通過主觀審察所領悟的見解竟然異常精確。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34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2):

傳承的重要性

藏文「噶(ka)」,可略譯為「言語」或「指示」,而「舉(gyu)」的原本的意義是「傳承」。口傳是噶舉傳承的基礎,上師將法教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授給弟子,因此讓法教的傳承得以保存無與倫比的純粹。

在噶瑪噶舉傳承中,記錄在一百多部典籍裏的學理與實修全套法教,就是由這位名號(大寶法王)「噶瑪巴」的傳承上師親自口傳給少數幾位弟子,其中有些是為了將法教完整傳給下一世噶瑪巴而不斷轉世者,借此保存並保護一千多年來一直以清淨形式流傳下來的無數教誡。

西方文化中完全沒有這種直接且不間斷的傳續形式。我們可以想像到的最接近情景就是,愛因斯坦對他最優秀的學生說:「不好意思,我現在要把畢生所學都倒進你腦袋裏,麻煩你保存一段時間。二三十年後,當我以另一個身體回到這世間時,你要負責把我教給你的一切,倒回這個小孩腦海裏,而你也只能靠我現在傳給你的一些徵兆認出這個孩子就是我。哦,還有——為了以防萬一,你必須把我現在所教你的一切傳授給幾個弟子,這樣才能夠萬無一失。至於這些弟子的特質,你只要依照我現在要傳授給你的教法就能認得出來。」

各個教派之間的差別其實並不大,通常只是名相與學習方式有少許不同。例如在教導心的本性時,寧瑪派所用的名相是「卓千」(dzogchen)(或譯「佐欽」,指大圓滿禪修。),藏文意義是「大圓滿」,我父親和我後來的幾位老師都被公認是這個傳承中成就非凡的大師。而噶舉傳承,關於心的本質的法教總稱為「瑪哈木札」(mahamudra),可大致翻譯為「大手印」。這兩套教法之間的差異很小。

在這個現代世界中,老師和弟子們可以方便地到處旅行,過去不同教派之間可能存在的各種差異也不再明顯。然而,有件事卻一直沒有改變,那就是從精通法教的大師那裏得到「直接傳續」的重要性。通過與一位活生生的大師直接接觸,某種珍貴異常的東西會直接傳過來,仿佛某種活生生、會呼吸的東西從大師的心傳到弟子的心一樣。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35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3):

會見我心

  了悟心的意義,即了悟了一切。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要點提綱》

閉關第一年是我生命中最淒慘的一年。隨著每個星期過去,我所見到的心與情緒景象似乎變得愈來愈恐怖。閉關第一年接近尾聲時,我終於覺悟到,我必須做一個抉擇:在接下來的兩年當中,我是要繼續躲在自己的房間裏,還是真正接受父親及其他老師所教導的真理——不論我所經歷的問題是什麼,那都只是根植於我自己心中的想法和感知的習性。   

我決定遵循他們的教導。連續三天,我待在自己的房間裏,運用本書稍後會敍述的許多技巧禪修。逐漸地,我開始認識到困擾我多年的那些念頭和情緒,其實是脆弱且刹那即逝的,也認識到執著於小問題會如何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只是這樣靜靜地坐著,觀察念頭和情緒如何迅速且經常不按邏輯地來來去去。我開始「直接」認識到,念頭和情緒並不像表相上看起來那樣具體或真實。一旦我不再相信它們告訴我的故事之後,我開始見到背後的「作者」——無垠廣闊、無限開放的覺性,也就是心的本性。

試圖以言語捕捉自心本性的直接體驗,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頂多可以說,這種體驗無比平靜,經過重複體驗而逐漸穩固之後,幾乎就不可動搖了。這是透過一切生理、情緒和心理狀態而散發出來的一種絕對安好的體驗,甚至連一般可能視之為不愉悅的狀態也都如此。這種安好的感覺不受內外經驗的變化影響,是瞭解佛教徒所說的「快樂」的最明確方式之一。

..............................................................

這幾段真讚,這就是大圓滿法的修習,之前我讀都沒注意到。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35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4):

一切現象都是心的投射。
   ——第三世嘉華噶瑪巴,《大手印祈願文》

我和一些利用自我肯定、祈禱或觀想來改變的人談過,他們承認,試了幾天或幾個星期之後,由於看不到立即的成效,他們往往就放棄了。

我從父親最初教導我的一些教法中學到,佛教並不把「心」當作一個獨立的實體,而是一種不斷開展、顯露的經驗。我還記得,這個概念一開始時對我而言有多麼奇怪。當時我坐在父親位於尼泊爾寺院的講堂裏,身邊圍繞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像沙丁魚似的擠著,不過,從窗戶望出去卻是一大片山巒和森林。父親坐在講堂裏如如不動,他說,我們認同的自我——「我的心」「我的身體」「我自己」,其實只是相續不斷的念頭、情緒、感官知覺與感知分別等所造成的一種錯覺和幻相。

我不知道是因為說法時父親自身體悟的力量,還是因為跟其他學生擠在長板凳上的局促感和窗外遼闊的視野形成的強烈對比,還是兩者都有,總之,在那一瞬間,我突然「開竅了」。我體悟到無論是以「我的」心或「我」的觀點去思考,或者如窗外的山巒與天空般廣闊且開放地去體驗萬物,兩者其實無二無別。

來到西方世界之後,我聽到許多心理學家將「心」或「自我」的經驗比喻為看電影。他們解釋道,看電影的時候,一連串的單個畫面透過投影機而顯現,但我們感受到的似乎是相續不斷的聲音與動作。然而,假如我們有機會一個畫面接一個畫面地看,我們的體驗就會截然不同。

這就是父親如何開始教我觀看自心。只要單純地觀看每一個通過自心的念頭、情緒和感官知覺,那個有限的自我幻相就會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比較平靜、寬廣、安詳的覺知(awareness)。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36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5):

一再觀看不可觀之心,將可如實觀見真實義。
   ——第三世嘉華噶瑪巴,《噶瑪巴證道歌: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經驗因企圖而生,不論身在何方、不論從事什麼活動,最重要的是認識自己的念頭、情緒和感知是自然的現象。既不抗拒,也不迎受,只是單純地認出那個經驗,並讓它自然流逝。如果能夠持續這樣練習,我們將會發現自己逐漸有能力應付以往覺得痛苦、害怕或悲傷的情況。我們將會找到一種不是源於自大或傲慢的自信,我們將會瞭解自己其實一直都受到庇護,一直都很安全,一直都在「家」。

了悟心,即是佛。
   ——《須臾智經》

大部分人誤將那些「由習性造成、神經元構成」的自我形象,認做是真正的自己。這樣的形象通常以二元的方式表現出來:自和他、痛苦和快樂、擁有和缺乏、吸引和排斥。但我也逐漸瞭解到,這些其實都是生存的最基本條件。

這些受限、焦慮、恐懼等感受,只不過是神經元在饒舌而已;在本質上,這些感受都只是習性,而習性是能夠斷除的。

真實本性之所以被稱為「真實本性」,是因為無人創造之。
   ——月稱菩薩,《入中論》221偈

佛陀有時也將本然心比喻為「虛空」(space)。所謂「虛空」,並不一定是現代科學所瞭解的太空,而是一種較為詩意的形容,就像仰望無雲晴空或進入寬闊大廳時那種深邃的開闊感。猶如虛空一般,本然心並不需要依賴先前的因緣條件而成。它就是「它」,無可度量且超越言語形容;它是我們行進活動時不可或缺的舞臺,並通過它來辨識所感知的對境間的不同。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36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6):

本然的寂靜
  
在本然心之中,沒有排斥或接受,沒有減損或增益。
  ——第三世嘉華噶瑪巴,《噶瑪巴道歌集: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將本然心與現代科學所描述的太空拿來對照是有用的譬喻。大部分人想到太空時,就會想到一大片空蕩蕩的背景,在這個背景中,許多事物不斷出現、消失,但是我們對太空這個舞臺的真正本質的認識從未改變過。

同理,心的本質也不會被我們認定為痛苦的狀態或不愉悅的念頭所影響。它是自然平靜的,猶如跟著父母逛博物館的幼兒的心一樣。當父母忙著判斷或評估展示的藝術品時,幼兒僅只是觀看而已,他的觀感是完全單純的,只是接受所見到的。這種單純的觀感在佛教名相中被稱為「本然寂靜」,而這樣的狀態非常類似我們到健身房運動,或完成一件繁重的工作之後,那種完全放鬆的感受。

本然心有著許多面向,其中「本然寂靜」的體驗遠遠超越一般所認為的放鬆,而且完全無法描述。當我們嘗到自心的本然寂靜時,這樣的體驗毫無疑問是真實的,然而卻超乎筆墨所能形容。

當你無法以言語形容一個強烈的體驗時,那就是一種進步的徵兆,這表示,至少你已經輕輕碰觸到自心本性難以言喻的寬廣境界的邊了。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42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7):

做你自己
  
我們必須認出自己的根本狀態。
  ——措尼仁波切,《無牽掛的尊嚴》

佛陀曾說,只要讓心如其本然地安住,就可以直接體驗到心的本性。但是如何才能做到這樣呢?

我們現在就來簡短地練習一下如何「安住自心」。這其實不是禪修的練習,而是一種「無修」(non-meditation)。這是非常古老的佛法修持,我父親曾解釋道,它會讓我們放下必須達到某種目標或體驗某種特別狀態,而加諸自己的壓力。在無修的練習中,我們只是觀看發生的一切,完全不做任何干預。

當然,剛開始學習這個方法時,每次坐下來禪修時,我都期待會有美好的經驗。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我才開始抓到「只是安住」的竅門:只是觀看,放下對結果的期待。

首先,以舒服的姿勢坐下,保持脊椎挺直,身體放鬆,眼睛張開。當身體的姿勢很舒適、很放鬆時,讓你的心單純地安住三分鐘左右。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如念頭或情緒生起、身體不適,或察覺聲音或氣味,或是心裏一片空白,都別擔心。任何發生的或沒發生的,都是在安住自心時的部分經驗。

現在,對心中的所有念頭保持覺知,並安住在這樣的覺性當中……

安住……
安住……

三分鐘到了之後,問問自己,剛剛那個體驗如何?別評判它,也別試圖解釋它,只要回顧剛剛所發生的一切,回顧你的感受就行了。你可能體驗到短暫的平靜或廣闊開放的滋味,這非常好。或者,你也可能察覺到百萬個不同的念頭、感受和感官知覺,這也非常好。為什麼?因為不管是哪一種情形,只要你當時對生起的想法或感受至少保持了些許的覺性,那麼,你就已經直接瞥見了心的自然運作。

現在我要告訴你一個大秘密——任何時刻,當你將注意力安住在往來於心中的一切,這就是禪修;以這樣的方式安住,就是體驗本然心。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43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8):

空性是萬物產生的基礎。
  ——第十二世泰錫度仁波切,《喚醒沉睡的佛》

佛陀確實教導我們,自心本性就是空性,空性也是所有現象的本質。但佛陀的意思並不是指一切現象的本性像真空一樣完全空無。「空性」在藏文裏由兩個字所組成:「東巴-尼」(tongpa-nyi)。「東巴」(tongpa)的意思是「空」,它所代表的意義是某種超出感官能力所能感知,及概念性思考所能理解的狀態。而「尼」(nyi)這個字,它表達的是一種「可能性」,也就是任何事物都可能生起,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的意思。因此,當說到空性時,意思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指一種能讓任何事物顯現、改變或消失的無限可能性。

一般物理學家認為所有亞原子現象的產生,起源於所謂的「真空狀態」,這是亞原子宇宙中能量最低的狀態。在真空狀態下,粒子不斷地顯現和消失。因此,儘管看起來似乎是空的,但這個真空狀態卻是非常活躍的,充滿產生一切現象的潛能。就這點而言,真空狀態和「心的空性特質」相當類似。

然而,無論是夢境或清醒時刻,你體驗的基礎都是相同的,即念頭、感受和感官知覺等,都是隨著因緣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如果你能將這樣的對照謹記在心,那麼,清醒時刻所經歷的一切就會開始失去對你的影響力。念頭就是念頭,情緒就是情緒,感官知覺就是感官知覺;這一切在清醒的日常生活中輕易且快速地來來去去,正如同在夢境中一般。

你所經歷的一切隨著因緣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即使只有一個條件改變了,你的體驗形式也會隨之改變。如果沒有做夢者,就不會有夢境;如果沒有做夢者的心,就不會有夢境;如果做夢者沒在睡覺,也不可能會有夢境。當這些因緣條件聚合時,夢境才會產生。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43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9):

空性的禪修練習
  
心的本質是空性的,雖然是空性,但萬物卻不斷從中生起。
  ——第三世嘉華噶瑪巴,《噶瑪巴道歌集:了義大手印祈願文》

對空性具有智性的理解是一回事,直接體驗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們現在再來試試另一個練習,這次,你要非常仔細地看著自己的念頭、情緒與感官知覺,看著它們從空性中生起,顯現片刻,然後又消融於空性之中。

一開始,以挺直且放鬆的姿勢坐好,自然地呼吸。安頓好之後,就開始清晰地觀察你的念頭、情緒和感官知覺。記住,假如什麼念頭都沒有,你就開始在心中胡亂製造一番。無論你感知到什麼——痛苦、壓力、聲音等,都要清晰地看著它們,甚至連「這是好的念頭」「這是不好的念頭」「我喜歡這個練習」「我討厭這個練習」等想法,也都可以是觀察的對境,連簡單感到哪裡發癢也可以拿來好好觀察一番。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這個過程至少要持續一分鐘。

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

  看著心的變動……
  看著心的變動……
  看著心的變動……
  好,停。

這個練習的重點是單純地看著從你覺知中經過的一切,看著它們從空性中生起、刹那顯現,然後消融於空性之中。這些變動就好像大海中不斷起伏的波浪,別想阻擋你的念頭、情緒等,也別追逐它們。如果你追逐它們,如果你讓它們牽著你的鼻子走,你就會受到它們的制約,無法當下開放、即興回應。反之,如果你試圖阻擋你的念頭,那麼你的心可能就會變得很狹小、很緊繃。

這是重中之重,因為許多人都誤以為禪修就是要刻意停止念頭和情緒的自然變動。你也許可以暫時阻擋這變動,甚至因此而達到短暫的平靜,但這種平靜只不過是僵屍般的平靜罷了。這種毫無念頭和情緒的狀態,完全不具識別能力而且也不是清明的。

如果你能練習讓自己的心如實呈現,那麼你的心終究會自己安頓下來,你會開始有一種寬廣的感覺,你清晰、無偏地體驗事物的能力也會逐漸增強。一旦能夠以覺性看著這些念頭和情緒的來去,你就會開始認出它們全都是相對的現象。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文章SW » 2013-03-02, 14:44

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10):

二元對立的思想是心的動態能量。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

心以許多種方式進行一種所謂的「執持」過程。「執持」在藏文中稱為「緊巴」(dzinpa)(藏文,緊握或執持。),是心「執著對境為原本真實」的習性。

辨認模式或物件物的這種傾向,最能表達「緊巴」在生物學上的意義。我猜這可能是一種生存機制的進化,因為區別有害、有益及中性物體或事件的能力實在很有用!臨床研究顯示,禪修練習可以進一步讓感知者能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心,以及自心感受到的體驗和物件物其實是一體的,是一樣的。換句話說,長期的禪修練習能夠消融主體和客體(能者與所者)之間的人為區別,讓領受外境者能夠自由地決定自身體驗的性質,也能自在地分辨什麼是真實的,什麼只是顯相而已。

消融主體和客體的分別,並不表示所領會到的一切境相就會變成模糊的一大團。你的感知經驗仍然會有主體和客體的分別,只是在這同時,你也會瞭解到這種分別實質上只是概念性的。換句話說,你所感知的事物和感知事物的心並沒有什麼不同。

為了更進一步瞭解這一點,我要再度以夢境為例。做夢的時候,如果你能認出自己正在經歷的一切只不過是夢,那麼你就能認識到,你在夢中所經歷的一切都只發生在自己的心中。認識到這一點之後,你就能讓自己脫離「夢中難題」「夢中之苦」或「夢中限制」。夢境雖然仍持續著,但是,「夢是夢」的認識會讓你從夢中情境的痛苦和不悅中解脫出來。

同樣地,想要在清醒時刻超越主體和客體間的區別,就相當於認出「所經歷的一切」和「經歷一切的心」並不是分離的。日常清醒的生活不會因此而停頓,但是你對生活的體驗或感知,卻會從有限的狀態轉換為神奇驚異的經驗。
SW
系統管理員
 
文章: 4322
註冊時間: 2012-03-05, 16:23
來自: 台灣台北

下一頁

回到 大圓滿教法相關書籍出版及摘要翻譯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

c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