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焰明界本續》說:因為內在能覺察的心是空的,所以,所有現象的本性是內在空性。
因為對外在物件的覺察是空的,所以它們的本性是外在空性。
外在、內在與中間的五根,免於執取,是不二空性。這空性沒有「外」與「內」。
在這一切空性中,甚至了知者自己也是空的,所以是不二空性。
因一個人已丟棄對任何事物渴望的執著,包括對四大形成的四大洲,以及須彌山,所以這個就是「大空性」。
證悟,包括從目前聞思修而來的,是究竟空性。
由於自滿於善根及善念,故有有為的(compounded)空性。
藉由無為的善行,且因自滿之心是自然的空,故有無為的(uncompounded)空性。
超越極端的空的覺察(empty apprehension),是超越極端的空性。
因為覺察能在開始、中間與結束時滿足眾生需要,既然覺察是空的,故有頭尾時的空性。
因為所有眾生的需求在大解脫時未被忽視,故有不忽視(unneglecting)的空性。
一切顯現的本性是空的,因此這是俱生本性(intrinsic nature)的空性。
因為輪迴、涅槃整個現象世界的本性不具實質,故有現象的空性。
雖然佛被飾以證悟的大小徵相,因為對它們無自我執著,故有自身特色(self-characteristics)的空性。
在現象的無對象化裡,因為連一絲執著也沒有,故有無對象化的空性。
由於觸摸不到的覺察執著於極端,它們無實質,這就是一種俱生本體(a intrinsic essence)的空性。(pp. 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