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給明就仁波切《世界上最快樂的人》(21):
以色相為助緣的禪修
我是以毫不費力就可以看得到的小物體為物件開始學習,可以是地板上的一片顏色、一盞燭火、一張照片,甚至是上課時坐在我前面的人的後腦勺。你也可以利用具有精神意義的物品,這通常稱為「淨相」(pure form)。如果你是佛教徒,就可以用佛像或法照;如果你是基督徒,就可以專注在十字架或聖者的肖像上;如果你信仰其他宗教,那麼,你可以自行選擇對你有特殊意義的物品來做練習。當你對這個修持愈加熟練之後,甚至可以專注在心中的色相上,也就是腦海中憶起的對境。
重點是把注意力安住在顏色或形狀上,將意識投注到稍微能辨識出對境的程度就可以了。當你把注意力放在這個對境上時,你就是覺知的。要讓注意力的焦點寬鬆一點,只要足夠維持對所視物件的本然覺知即可。其他什麼都不要想。
父親也說過,心念漂遊不定的狀態其實是完全自然的。當你察覺到自己的心已從專注的對境上移開時,只要把注意力再拉回對境上就可以了。你不需要目不轉睛地盯著它,需要眨眼就眨眼。注視這個物品一會兒之後,讓你的心再次單純地放鬆,然後再將注意力放回對境上幾分鐘,然後再一次讓心放鬆。
14世紀偉大的佛學家及禪修大師龍欽巴(Longchenpa)尊者所說的話。他在一本著作中指出,交替練習有所緣禪修和無所緣禪修是極有益處的。他解釋道,當你把心安住在某個對境時,你是將之視為與自己不同或有所區別的東西。但是,當你放下對境,只是安住自心於赤裸的覺性時,這種分別就消融了。
就這樣交替練習「專注於對境」,以及「讓心安住於赤裸的覺性」,你就會開始體會神經科學家們所說的基本真理:我們所感知的一切,其實只是產生於心中的一種重建罷了。換句話說,所見之物和能見之心,兩者是沒有分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