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所報導的瀕死經驗(Near-Death Experiences)都有一致的「全像」(holographic)特性,那就是「生命回顧」。根據瀕死經驗者的描述:
臨死經驗者重新體驗了這一生所有事件的情緒、歡樂與哀愁。此外,他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曾善待的人的歡愉,也可以感受到曾被他們輕率傷害的人的痛苦。連小小的一件事也逃不過。1
達賴喇嘛表示「當修行人想要培養高度提昇的覺察力,就要重複回想某個他想知道的對象或事件。這些具有瀕死經歷的人可能也是類似的情況。」2通常的說法是,死亡或瀕死者回顧一生是為了要細察、評價自己的一生,或了解這一生究竟有沒有成長,然而當覺察力有所提昇時,仍在世時其實也能看出生命中經歷的事件以及相伴的情緒多少以相同的模式一再重複。奧修亦曾言:「過去的每一個片刻都會在那裡影響你的現在,你的現在有很多的負荷,它們繼續駕馭著你。」3
以唐望所代表的托爾特克傳承的印地安巫術訓練而言,其初步階段,即包括了清理習慣性的思考、行為、與感覺,此種作法稱為「生命回顧」(recapitulation),旨在藉由生命回顧打破舊的習慣、思想、期望與感覺所具有的強制性模式,如此一個人就可以儲存足夠的能量。
唐望女門徒人類學博士塔夏莎‧阿貝拉(Taisha Abelar)說明「生命回顧需要回想起我們曾經見過的所有人,我們曾經去過的所有地方,以及我們在這一生中所有過的任何感覺──從現在開始,回到最早的回憶──然後一個一個地清掃乾淨」4。這種「生命回顧」的方式極類似於奧修所主張的「往回走」,奧修認為:「任何有意識做的事都會完整地被經歷而不再殘留。任何無意識地經歷的事都會變成一個殘留,因為從來沒有完全經歷它。」5他建議我們每天晚上睡覺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進入過去,重新經歷它,慢慢地讓每件事完成。
任何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放下,否則它只是隱去了,形成一個傷口、一種負荷。藉由有意識地經歷個人的過去,那個負荷就會變得越來越小,終有一天,某種自由的品質便會出現,邁出通往最終自由的第一步。如同塔夏莎‧阿貝拉這位女巫士所強調的:「這種超越一定要在我們活著時候達成,而達成這項任務,是我們人類所能擁有的真正目標。」
2005/06/6
Weekly: value fulfillment and recapitulation
【楔子】
早上開車,路邊木棉花橘豔似火
小葉欖仁的新葉像風鈴般隨風閃動
大地正釋放極大的再生能量
車開到民權東路口,看見一隻鳥振翅飛過
《曠野的聲音》6說動物的作用是作為人類的朋友
並帶給人類啟示:
鳥的一生甘願並享受做一隻鳥
貓的一生甘願並享受做一隻貓
人呢,如果動物都不需要考慮的
人為什麼要想麼多
如果我這一世真能夠有所了悟
我便不再做人了
我寧可做一隻鳥
甘願並享受做一隻鳥
2004/08/08-08/14
種子拋棄了它安全的堅硬外殼而開始移動。原來的種子非常堅硬,但是所發出來的芽卻非常柔軟。 然而那個芽開始走向未知、走向光的源頭,它本身並不知道要走到那裡,也不知道為什麼要走,但是有一個夢佔據了種子,然後種子就向前走。7
——奧修
種子幹嘛不繼續當它的種子?運氣好的話,它可以“活”過好幾百萬年,仍有機會發芽;但輪迴好幾百萬世似乎不是個好主意,也不是靈魂人世經驗的目的。 高靈賽斯提到「價值完成」(value fulfillments),意思是說所有包括動植物的存在體,並非只是關心自身的生存議題,甚至也注重所謂“情感的品質”。賽斯主張每個物種在其基因模式內,都帶著價值完成的機制,只要條件適合——所謂因緣俱足,就會被重新啟動。
在物質實相裡,每一種生命形式尋求它感受到在其生活架構內的所有能力的完成及綻放。價值完成一個明顯的的特性,就是快樂的效應。人或自然並非那麼想去滿足需求,卻是去活力洋溢的、放任的追求快樂──而透過追求快樂,每個有機體也找到並且滿足需求。生命處處都具有一個嚮往品質的欲望── 一個承認快樂本身之肯定特質的品質。8
同樣,奧修也說:「記住一個基本法則:任何完成的事都會消失,這樣的話再攜帶著它就沒有意義了;任何未完成的事會繼續懸在那裡等待被完成。這個存在真的是一直在追求完成。而存在是不會匆忙的,它們可以等待好幾百萬年。」9就像已滋長的幼苗無法再回頭做一顆種子,它只能照著基因順序的藍圖續續生長,而夢就是那張藍圖。這也就是為什麼奧修會說:「過去會產生陰影,未來也會產生陰影,這兩者都在你裡面反映出來。如果你能意識到你所作的夢,總有一天你也將會發現未來正看著你,一扇門忽然打開,未來與你有一場對話進行。」10有關「完成」還有一個重點必須被提及:未完成的過去片刻都會在那裡影響著現在,奧修建議我們往回走,回歸到過去,再度經歷過它:
當我說再度經歷它,我真的是意味著要再度活過它,而不只是回想它。重新活過那個片刻:那時你開始哭,那麼就哭!你有一些話想說,現在你可以鼓起勇氣說出任何你想說的話,讓那整個事情完成。當它完成,你就會突然覺得你的心變得比較輕,有某種東西被丟掉了。11
Feedback
讀者 J:
「臨死經驗者重新體驗了這一生所有事件的情緒、歡樂與哀愁。連小小的一件事也逃不過。」
這像不像「如夢之夢」顧香蘭在臨終時的表演?其實,那種感覺曾經在我父親與外祖母要過世前半年有類似的心理狀態。(我父親一生戎馬,他在日記裡記載,那些戰爭的夢困擾著他。 )
「過去的每一個片刻都會在那裡影響你的現在,你的現在有很多的負荷,它們繼續駕馭著你。」
這句話我很認同,但我卻沒有去深入面對。
「這種超越一定要在我們活著時候達成,而達成這項任務,是我們人類所能擁有的真正目標。」
看了你許許多多的閱讀摘記,感受到你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對於虛弱心靈如我,這些摘記像是速食的維他命丸,但我知道心靈的健康不是靠外來的養分,而是自己的修持與面對。其實我倒是有點恐懼耶,我遇到許許多多像你們這樣的人,但我還在偷懶。知而不為,應該也算無知吧!
作者:
人並非嚥下最後一口氣才開始死,死亡的過程早已展開;同理,人並非呱呱墬地才開始生,出生的佈局早已完畢。然而我們無法靠死者回答,如同我們無法讓嬰孩說話,也無法期望轉世的活佛一落地便獲認證。
唐望故事裡有逃出人類時空幻象的所謂「死亡拒絕者」(Death Defier)——是活了七千年的古典巫士,卡斯塔尼達曾說道:
他就像任何一個人一樣,只不過被渴望自由的熱切所強化。我不認為「死亡拒絕者」真的知道自由是什麼,但又如何?他勇於追尋未被定義的東西。12
我們或許也並不確定真正的自由是什麼?只是渴望知道到底真正的自由是什麼?它是不是可以把我們從無盡重複的循環裡解救出來──無論是一世還是輪迴。但覺知仍是所有步驟的第一步,覺知自己的「什麼都不知道」、覺知自己「攜帶著外來見解與判斷」,然後來到下一步「什麼都不認同」,你便走上「戰士之道」了。
要抵達那裡,一個人必須運用他的意志。我應該說,他必須為這個目標培養一種不屈不撓的欲望,一種一心一意的奉獻,他必須不依靠任何力量或任何人的幫助。這個人必須自己去沉思,祈求那一刻的來臨。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麥可‧泰波(Michael Talbot),《全像宇宙投影》第三部「時間與空間」p. 325.
2 達賴喇嘛,《達賴:心與夢的解析》p. 227.
3 奧修,《花落繽紛》p. 142.
4 塔夏莎‧阿貝拉 (Taisha Abelar),《巫士的穿越》。塔夏莎‧阿貝拉是巫士唐望的女門徒,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人類學博士。
5 奧修,《花落繽紛》pp.142, 146.
6 瑪洛.摩根(Marlo Morgan),《曠野的聲音》
7 奧修,《奧修禪卡:禪宗超凡的遊戲》p. 47.
8 珍‧羅伯茲 (Jane Roberts),《夢、進化與價值完成》pp. 214, 383.
9 奧修,《花落繽紛》pp.145-146.
10 奧修,《覺察:品嘗自在合一的佛性滋味》pp. 282-283.
11 奧修,《花落繽紛》pp.143-145.
12 Carlos Castaneda and the Death Defier, Abridged from a Tensegrity Lecture.
13 卡羅斯‧卡斯塔尼達(Carlos Castaneda),《巫士唐望的教誨》p. 234.